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基础及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2019-10-21潘怡冰
【摘要】:中国古典舞自诞生至今,这一路上经过舞蹈家们的不断探索,积极研究,产生了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古典舞剑舞、古典舞袖舞等独具特色的课程,和许多家喻户晓的古典舞作品,古典舞在中国舞坛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一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扎根在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基础上,中国古典舞具有寄情于景、中和敦厚的古典美学特征。只有找到理论的根源,才能在舞蹈中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理论基础 教学实践 指导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是什么?
(一)概念
吕艺生老师对此作出解释“中国古典舞就不产生于古代,而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并主要吸取了戏曲、武术等舞蹈因素,并参照芭蕾的训练方式而创建起来的。”一句话阐释了古典舞的性质和古典舞创造时参考的主要元素,古典舞是基于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基础上产生的舞蹈,是属于现代人创作的,尽量复原了古代舞蹈的风格风貌。还有袁禾老师阐释了“当前的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了从戏曲舞蹈和武术中寻求活体蜕变、从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寻求静态复活和从历史文物文献中寻求碎片整合者三种代表性的舞蹈风格类型。” 都清楚的交代了中国古典舞从何而来,现呈何状。“中国古典舞,不是古代舞,但却与古代相关。”这句话精练的概括了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性质,它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种具有古代风格的舞种,首先“古”即古代 经历多年的 具有古代风格的等释义。“典”即典型、典范、经典。那么“古典舞”就是古代的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孙颖老师对古典舞的解释是“‘古,则必然是历史,也就是古代”,“只有‘古还不足以构成古典,还要看某种或者某些舞蹈在古代舞蹈文化中有没有典范性(也可以说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明了中国古典舞包含了两个含义的,既要“古”又要“典”才能代表“古典舞”的真正内涵。“古典舞”实际上就是50年代时舞蹈家们经过探寻、借鉴、研究、提炼、整理、编创、实践的一种新兴的舞种,借鉴了芭蕾基训的训练体系,吸取了戏曲和武术动作的相关部分,发展了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绝对不是从古代中经过代代相传而传衍下来的,但它也必须要体现古代舞蹈的风格特征,这凝聚了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精神内涵,也扎根与中国古典美学基础中,是中华舞蹈之“源”。
二、中国古典舞因何立足?
(一)舞以寄情于景
《世说新语·言语》载:“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看似简短的几句话,实则反应了自然之景与人心相通,不论是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诗歌艺术还是舞蹈艺术都反应了这个道理,遇到佳景,就能让人心生愉悦,仿佛动物都能体会到自身的那种快乐。这也与《庄子·秋水》中庄子钓于濮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两个小故事中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一致,实际上这里的“濠梁”和 “濠濮”指高人闲暇时光所处之地。“濠濮间想”就是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界了。舞蹈中就是需要“会心”,对自然对景物要领会于心,不论是舞蹈艺术还是其他艺术中,把艺术本体融入或联想到自然景物中,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史记·乐书》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乐舞生于人心,表演者都要带着自己的心和情,包括自身的体悟去表演,人心去感悟舞蹈,最真实的舞蹈是从心而发的,生活中对情景的体悟,对生活的所感所想,把生活、社会和自然连接在一起,都随着乐舞的变化而变化。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这样描写道:“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由歌舞伎人表演的舞蹈可以联想到飘雪、游龙、垂柳、云雾等意象,欣赏者通过欣赏绝美的乐舞也能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力量,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这种物我统一,寄情与景的艺术境界,表明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倾向。中国古典舞中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的动作就十分之多了,如:山膀、云手、卧鱼、风火轮、探海翻身、燕子穿林、青龙探爪诸如此类,都与自然景物、自然现象或自然生物有关,这都是对寄情于景的體现。
(二)舞之中和敦厚
我们知道古代乐舞跟国家政治息息相关,周代靠制礼作乐来治理国家,以礼乐育人,乐舞已经上升到育人心的功能,那么这就对乐舞的内容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孔子提倡“诗教”“礼教”“乐教”,以理服人,不提倡武功,靠暴力和武力镇压人民,通过感化教育,激发人们内心善良的情感,使得人心尚善。孔子在看了《大韶》和《大武》之后,也认为《大韶》内容和善使人感动,动作美丽,尽善尽美矣,他强调舞蹈的中和适度,温良和谐。那么用于礼乐的乐舞就必须要遵从严格制度,因为乐舞体现和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如周代《周礼·春官》载:“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悬,士特悬”。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悬肆”,表演的舞者人数也不同,表演内容可以敬祖先,祭鬼神,宁邦国,统万民,安贵客。如唐代坐部伎、立部伎、九部乐、十部乐都是具有礼仪性和娱乐性的,包括庆功、庆寿、庆典、享乐等内容,每部乐大都代表着良好的祝愿和积极的意义,着都体现着乐舞的温和敦厚。
而乐舞的中和之美体现在“圆”“阴阳之道”,二者不是毫不相关的两个概念,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古典舞,在讲‘阴阳之道的同时。还讲‘圆曲中和,甚至可以说没有阴阳,也就没有圆融,没有圆融也不能有阴阳。” 这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是血肉关系,中国传统美学说的“阴阳之道,天人合一”与《老子·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体现的就是中和之道。阴阳,看似对立,其实他们对立并统一,古典舞身韵中强调的“欲左先右”“欲沉先提”等都是对立并且统一的关系,即使站在对立面,但是最后能到达统一的境界便是“中和”了。而“圆”的中和关系可以体现在常见的“阴阳太极图”中,太极图分有阴有阳即用“黑”“白”表现,一黑一白相互环绕、相互交织,形成一个阴阳各占一半的圆形。阴阳相克相生,克令它们相分,生令它们相依,此消彼长相互交融,相克相生即合二为一形成圆。“中国古典舞讲究‘圆、动静求圆,实际上亦即合二为一。” 据此,在古典舞中不论是动作、运动路线还是一呼一吸之间,都紧紧围绕着这“圆”在进行。如:风火轮、小五花、云间转腰等动作都体现了“阴阳”和“圆”。
三、中国古典舞如何指导课堂实践?
(一)課堂训练体系
既然要发展古典舞,那么就需要一套成熟的且适合古典舞审美文化的训练体系,规范化、程式化、雅化的三个特点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古典舞走向课堂的重要一步,是古典舞走向课堂化的重要保证。“这个训练体系是为培养中国民族舞蹈和舞剧演员服务的,它应该是中国民族的——以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和表达感情的方式为主干,同时又贯穿今人的审美观,适应时代精神的需要 它又应是舞蹈的——是为培养舞蹈、舞剧演员服务的舞蹈基本训练 它还应是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应是少而精和高效率的。”首先,它应该是中国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体现了古典舞的“雅化”要素,之所以称之为“古典舞”,就是具有古代舞蹈的典范和代表意义的舞蹈,那么古代舞蹈的雅化倾向是古典舞的一大特征,如周代礼乐舞蹈、汉代女乐舞蹈和唐代燕乐舞蹈都体现了文人雅士的一种高级的审美趣味儿。其次,它应该是舞蹈的为培养舞蹈、舞剧演员服务,体现了古典舞的程式化,世界各国代表的古典舞,都是拥有一套属于自身的独特的动作体系,形成一套具有自身审美标准的程式化的训练体系。各个古典舞的程式化的动作都是独有的,标准的,十分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突出古典舞的具体风格和审美标准,这样培养出来的舞蹈演员才会对古典舞有认同感和角色感。最后,它还应该是科学系统训练方法要精而高效,体现了古典舞的规范化,培养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舞者,是需要一套中国古典舞科学而规范的训练体系的,形成一套专属与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体系,为培养中国古典舞的优秀人才而服务,这样才具有训练的意义。有科学依据的训练方法,能使古典舞能经受住各种困难的考验,保持古典艺术的长青。
古典舞在课堂的发展,可以使自身的路走得更稳更远,古典舞的规范化、程式化、雅化的三大步是需要在课堂上来实践并发展着,我们不能否认课堂的手段是中国古典舞能以继续传承和发展,“通过课堂这个具有化和效果的有机体,中国古典舞的人才和舞种,均得到了发展。发展中国古典舞的目的,在课堂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证。”
(二)美学基础指导实践
有了“阴阳”“圆”等古典美学的观念,我们在进行古典舞的课堂训练的时候就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更好的贯彻中国古典舞的精神内涵。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动作中,理解每个动作产生的意境,和动作的具象性,“寄情于景、中和敦厚”的核心精神。在看似简单的舞姿中,以简单表现深刻,以有限表现无穷的“立象尽意”之境。
如古典舞动作“燕子穿林”,从简单的提、沉、靠、含、横拧、仰倾于一体的典型上身动作,撤步、上步、转身、全蹲、站起的下身运动中完成的一套颇具实用性、表演性、形象性的舞姿动作。在做“燕子穿林”时,从慢撤步和云手到快转身穿手,慢蹲穿手的快慢变化,忽开忽合,时开时低的速度变化中,表现了燕子在树林中愉快的穿梭,或冲上树梢的迅速,或俯冲到枝叶上的短暂歇息,这种“寄情于景”从物象中取意是中国古典舞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十分生动的体现了古典舞形神兼备、快慢相济、虚实相生的古典美学的特点,把燕子灵活、速度快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对此动作的内涵不理解,搞不清楚动作的来源,那么做的动作是没有灵魂的,这就需要古典舞美学基础为指导,将自己的心意寄托在物象当中,才能表现出无限大的时空,这也是古典美学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观对古典舞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诞生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的创建是我们对曾经辉煌历史的追根溯源,是我们现代人对过去的认同和挖掘。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沿着历史的维度我们努力的摸索着前进的道路,如何使历史的舞蹈“活起来”“动起来”需要我们扎根古典美学的理论基础,并赋予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来完成。中国古典舞依据中国古典美学的寄情于景、中和敦厚的文化特点,以史带论,从历史中寻找审美的标准,是历史的继承也是现代的发展。把中国古典美学来进行具体的研究也是为了古典舞能够更好的发展,更具指导意义的运用到课堂上,课堂就像一个温床,古典舞在课堂上的实践、探索、发展、突破都在这个温床上不断的发生着,我们只有把握了古典美学的精神文化内涵,并运用到实际课堂中,才能有可能实现中国古典舞的重建,中国传统舞蹈的复兴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田湉.建构“传统”:中国古典舞的历史之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4
【2】 庞丹、赵晶晶.“身韵美学”的构建与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1
【3】 苏仲霓.解读《中国古典舞新论》中的核心问题[J].当代音乐,2015.12
【4】 苏娅.当代建构的“古典”——“中国古典舞”的美学基准[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03
【5】 高雅.舞韵之美 传承经典——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讲研班综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7.04
【6】 吕艺生.中国古典美学原理求索[M].中央民族大学,2018.01.
作者简介:潘怡冰(1994.10),女,壮族,广西南宁,研究生在读,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西安市,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