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增强文言文理解的研究
2019-10-21李龙飞
李龙飞
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升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或听或记或背,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不厌其烦,甚至喉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晕脑胀,背得叫苦连天,最终收效甚微,大部分学生甚至害怕学习文言文。
而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成就理想的翅膀。人类从有文字以来,人们便通过阅读,承载传递信息,不断创造新的世界文明。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不可或缺,然而,真正阅读的源泉来自于课外。语文课外阅读是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生长的需要,诚如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般;健康有益的书籍,是对生命语文素养的孕育、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快乐的阅读方式,是符合阅读主体——学生——的接受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符合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的人文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7到9年级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在中考中课外文言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也在逐年增加,总之,学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头疼,更不要说课外的文言文了,他们一看到课外的文言文,头脑就一片空白。针对这种现象,我对如何增加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增强文言文理解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我们所接触到的课外文言文都比较短小,不认识的字只有极少数,但学生往往读不懂。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因此,在平时的课内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一见到这个词,就能马上反映出这个词的意思,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的梳理,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其,而,及。文言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式,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在进行新课的教学时,要注意复习前面的内容,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首先就是从文字层面去阅读,即在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文章内容,正确掌握文章传递的各种信息。所以,在课内文言文阅读中,要让学生把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积累了课内文言词汇和文言文特殊句式,就能“功在课内,利在课外”。
文言词汇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最大的拦路虎。为了让学生尽量多的积累文言词汇,夯实文言基础,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建立文言词汇“仓库”,并经常读一读。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篇课内文言文后,把文中的重点词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等及时地记在笔记本上;第二步,中考复习时,再进行全面的归纳整理。如初中阶段的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乃,以。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例如:安①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②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养)等等。
第二:在课外从七年级就开始安排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
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
2、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
3、有目的地诵读课外文言文;
4、会做摘录笔记,提炼出课外文言文的知识点。
慢慢地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加大学生阅读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还利用班级图书角有针对性地安排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及教辅读物等;欢迎学生购买图书,建议学生订阅报刊一份或以上,经典图书10本或以上;教师要带头阅读。
第三:加强课外阅读的时间保障
1.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
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
4.公众假期期间,可安排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
第四: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1.每周组织1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
2.每周,教师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
3.教师每周上一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
4.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要有活动方案设计;
5.教师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进行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的资料。
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導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师通过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和指导,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在试题检测中,阅读题失分率明显下降,文言文理解能力大大加强,学生获益较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