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否攻玉
2019-10-21肖志敏孙艳文
肖志敏 孙艳文
摘 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是其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给语文教学的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借鉴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学科的教法。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都属于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这两者是否可以相互借鉴还需要教师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高投入,低产出困扰着语文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都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许多学生都非常喜欢数学,因为数学每道题目只需要做一遍就可以了,而语文则不同,需要各种背诵各种自行感悟,有许多知识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因此,研究数学给语文教学的启示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期末复习之时,数学教师都会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将其总结为一张表,这样学习复习起来就会更加的轻松。但是,语文学科很难这样做,课文、句型练习以及作文、生字词等等,知识点非常的多并且较为零碎,在复习这些知识点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若我们将数学这门学科比作是一串珍珠项链,那么语文学科则是散落在地上的珍珠。这种系统性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还体现在每节课的教学上,在每节课下课之后,学生能够系统的说出数学课講了哪些知识点,但是学生很难说出语文课上讲述了哪些知识点[1]。
故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将课文内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挖掘出来,而且需要重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纵向联系。而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一点突破法”,所谓“一点突破法”,指的是将整个课文当作是有机的整体,然后在教学中寻找一个突破点,以该突破点为主线,将课文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在数学课上,教师像是带领自己走进了一个迷宫,有或者是像一位侦探,经过一番努力,最后带领学生走出迷宫,带领学生侦破案件。每当数学课结束之后,学生就会学到相应的知识点,能够解决相应的问题。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现,所以该学科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递进性以及启发性,而这一点是语文学科无法比拟的。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非常重视积累,其重视的是价值观的熏陶,或许这便是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一些教师习惯于将课文内容进行肢解,然后将其灌输给学生,很少有教师能够让学生去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前后知识的联系。其实语文的重积累与启发性并不排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兼顾启发性。例如,在一堂语文练习课上,笔者就曾经听到这样一道语音题目,“读一读,比一比:女孩——女孩儿 鲜花——鲜花儿 月牙——月牙儿 笔杆——笔杆儿”如果按照通常的讲法,教师主要带学生朗读一遍,然后对学生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然后让学生体会儿化后的表达效果。事实上,学生朗读这些词语并不会存在多大问题,但是表达效果学生却不能够在这个语境中体会出来[2]。为此,教者特意编写了一首小诗名曰女孩儿,诗的内容如下:天上有一弯细细的月牙儿,地上有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她的手上,
是一个精致的花篮儿……让妈妈为你缝上那颗掉了的纽扣儿。通过让嘘声朗读这首诗,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启发学生的儿化音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的考分较低,分数大多数都丢在短文以及作文上,在每个学期,学生会学习将近20多篇课文,大概每周要学习两到三篇课文,从时间上来看是比较充裕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字词,而且还能够掌握阅读的方法。但是,在考试的情况来看,有很多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上下文内容的联系以及理解能力较差;(2)利用汉字构字特点猜读以及猜解字义的能力较差;(3)语言组织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之所以存在着这一问题,与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挂念,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新课,练习则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而且学生的练习过程脱离了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反观数学教学,教师一般会留足时间供学生思考,会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这种当堂演练的做法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然后再立即解决,所以课堂的实效性就会得到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数学教师当堂演练的做法,要留足时间供学生思考,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3]。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结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借鉴数学教师的一些做法,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那么教师可以加强语文课文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又如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那么语文教师在注重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另外,数学教学更注重问题的设计,更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留足思考的时间,要多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探析。如此一拉,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就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佳茜.漫谈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上),2019(03):119.
[2]张春梅.民主之魂教育之光——陶行知教育哲学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新教育,2013(11):57-58.
[3]吴军.他山之石可否攻玉——小学数学教学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小学教学参考,2006(3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