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衔接技能大赛标准的中职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10-21贺洋陈永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

贺洋 陈永红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是衡量中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形式。近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缩水”,中职学校竞争加剧,对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视力度增加,盲目的加大对技能大赛的投入力度,不仅造成了投入与收获之间的不平衡,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也遭遇困境,未充分发挥技能竞赛拉动中职生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善,专业发展更迭迟缓,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技能大赛标准衔嵌中职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关键词:技能大赛标准;中职电子;课程体系构建

当前,我国建立起了比较规范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良好局面。各级技能竞赛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职业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课堂相结合仍存在这多种文体,特别是衔接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本文就中职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构建中与技能大赛标准衔接中暴露的问题为导向,探索如何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加快推进中职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建构改革。

一、中职职业技能大赛与课程建构衔接的现状

在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构建管理体制下,主要存在着课程与实训的融合环节的条块分割,教材、课程与实训、技能大赛之间存在着多种教育质量标准并存的现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所培养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与市场有脱节,普遍存在着毕业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一)片面追求“高级别”技能大赛成果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就业水平为彰显手段,其中“高级别”技能大赛成果成为中职学校倾力所追逐的,从而出现了技能提升从大众培养转向了精英培养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既违背了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也不利于普通中职生技能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技能大赛与日常的专业理论学习“脱节”

基于技能大赛的重视力度及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导致学校及专业的技能大赛普遍讲究“实战”而缺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将技能大赛中出现的问题及知识反复讲授给学生,学生反复训练,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熟能生巧,通过这种途径参加技能大赛,获取的技能大赛成果亦“名不符实”,这样的技能提升无疑是“殺鸡取卵”式的,学生就业后缺乏实际的技能能力,步入社会就业时,在所难免的处处碰壁。

(三)技能竞赛实训封闭且过程多重复性

由于技能竞赛事关学校的发展,每个学校之间的关于技能竞赛的交流比较少,封闭性强,基本上是“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教师知识储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年年重复性训练,只不过换的是不一样的学生。

(四)技能竞赛与企业岗位能力对接能力差

技能竞赛以拉动中职生对专业技能的重视,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同时满足企业对学生技能要求,促进社会发展为宗旨。往往由于学校与企业甚至市场的关联性不强,对接能力差,导致学校技能竞赛的训练标准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使得技能竞赛沦落为“纸上谈兵”、“自娱自乐”。

二、基于技能大赛实训标准的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构建

技能大赛以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发展的理念,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构建基于技能大赛实训标准的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需要打破现有的技能大赛中存在的瓶颈,坚持“分层分才”式技能大赛指导理念,培养多层次多需求技能型人才。

(一)课程教学改革“拉动”技能大赛

课程是培养、提升中职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核心力量。正确定位中职电子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其它各种教育资源,在课程上实现了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双方面提升,构建了以突出技能为中心的完整课程体系。

1.课程符合企业需求,满足岗位对技能要求。中职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困惑:电子专业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强,很多知识的脱节状况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依托职教集团,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组织,与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遵循职业能力培养和基本原则,以企业的要求为主线,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衔接。

2. 建设 “特色化、多样化”精品课程体系。电子专业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让教材更贴近时代电子专业发展以及体现学生的能力本位,助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水平。开设“图形化编程”和“创客”两门创新通识课,“电子创造”“电子柴火智造”“新能源小制作”等专业创新课,学生还可以学习自己创设网店,运营投资,自主创业,学校配备专门教师负责指导运营。

(二)完善了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实训环境

依托校企共同体,将“教学性”与“生产性”有机结合,联合组建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学校牵头的“政府+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依靠、行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合作机制。依托实训平台,学生自主研发了机器人、遥控汽车等电子智造产品,然后到网络环境下的电商店铺实现真实运营。

(三)探索“双证书”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依据学校标准、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学历证书、岗位技能证书”的“双证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共同进行质量评价与监管。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四)与市场挂钩,衔接无缝隙。

与企业、市场相联系以“倒逼”学校改革,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好实现精准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把企业技术人员以嘉宾、评委身份邀请到学校参加各专业的技能竞赛活动,以企业、市场需求“倒逼”各专业改革,将校级技能大赛打造成“真实化、对口化、市场化”的专业能力检测和提升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伟 范曙光.中职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

[2]  陈雅萍.提高中职电子技能课教学有效性的四大“着力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3]  徐新国.以技能竞赛引领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作者简介:贺洋(1988—),男,重庆市綦江区人,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科学信息与技术;

陈永红(1989—),女,重庆市巫溪县人,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科学信息与技术。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构建
“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室内装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构建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
基于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动车组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养成的“五年一贯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3+1”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