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2019-10-21胡宁刚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胡宁刚

摘 要: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从只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转变为要求人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综合素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实际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核心素養融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性,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路径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所以我国的教育体系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进行改革,来满足社会对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更高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改进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增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结合,本文就对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作简要探析。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由国外学者先开始研究的,现在国际上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终身发展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适应快速更迭的时代发展。核心素养随着国家间的交流合作流传到我国,现阶段我国之所以提出学生应具有核心素养,是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讨论得出的,是指学生在增强自身优秀品质、知识技能、关键能力后,能够适应社会快速的发展和未来生活,有终身进步的能力和正确的三观。而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在学生是否具有人文底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多种方面体现出来,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做到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的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要让学生从小学时期开始受到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学生积累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培养自身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2.1教育思维固化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一直以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教师一直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错误的,是基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没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体的重要性,在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时不能充分联系学生实际,没能考虑到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课堂知识不能够有效的传达。而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也会使课堂逐渐变得模式化,学生对这种枯燥的课堂过程不容易产生兴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而教师不改变这种教育思维,会让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够与教师进行足够的交流,不利于学生自身思维方式的形成,会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同时传统教育思维中的应试教育思维,也会让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更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为了让学生快速高效的学会知识,进行“模板化”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2教学方式错误

在传统的教育思维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课本为基础,所有的课堂教学过程都围绕课本来进行,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创新,在教学方式上也就不会创新。现阶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存在着对教学方式不进行改进,不注重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的问题。传统的利用板书或者让学生看教材上图片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也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语文是一门文学性的学科,在语文教材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长篇的课文阅读,小学学生由于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在课堂中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大段的文字叙述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而很多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实践过程中有很喜欢拿某一诗歌或散文来举例,先让同学们朗读,再对文章进行分析,这种教学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容易起到反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接受程度,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实践是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增加课堂趣味度。

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

3.1改变教育思维

想要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思维,将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主体,将教师这一职位变为学生的服务者和课堂的引导者,要在准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要以学生为基础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教材知识能够有效传达,也要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吸引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在不断接受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熏陶的过程中,学会怎样评判文学作品的好坏,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视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核心素养的深刻理解.但同时教师也要要认清自身肩上的责任,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较难的知识点和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以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掌握教材知识。具体表现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例如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增加向学生提问的机会,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学生对某个作品深入了解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或感受,锻炼学生的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在百搭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或者在与学生交流或观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学生在接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改进。

3.2创新教学方式

当今社会是科技快速更迭的社会,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中也开始逐渐普及,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可以先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增加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入手。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交流传播更加快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与文学作品有关的新解释或者新看法,更新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符合时代发展,让学生们不断接触到新知识。教师也可以用教学课件代替传统的板书,在课件中增加视频、图像的使用,增强课堂的趣味程度,吸引同学们对语文课堂的注意力,带动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理解这些文章或句子的优秀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尤其是有关传统文化的文章或诗词,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感和文化自豪感。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情境教学这一更为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以某一作品的主题为背景,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模仿,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者在教材中找到一些简单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培养学生将教材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实践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大势所趋,教师要顺应国家教育改革趋势,将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自身责任,对语文教学实际的方式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增强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8(11).56-67.

[2]邹桂英.学生语文素养的渐进式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58-59.

[3]薛发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23-34.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