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架师生友谊桥 智慧享语言艺术美

2019-10-21姜慧颖

锦绣·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日记读书

摘 要:我改变了原来特色班级常见的“博学、远志”这类大而空泛的班名,将班级定名为“语言艺术班”。这样的定位,目标明确,指向集中。让孩子们如蜂采百花,穿越书丛,汲取语言艺术的精华,尽享语言艺术之美,使自己“说得好,写得棒”。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自己是如何全力打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氛围的。

一、培养读书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孩子们若能让读书成为习惯,那么必将拥有一个幸福而充实的人生。但是,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有水滴精神,日积月累。所以,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她便在班级里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热爱读书,也须从培养兴趣入手。我便发动家长,指导他们为孩子选择了大量图片色彩艳丽、内容精彩的书目,交付班级统一管理。做到人手一册。她经常对孩子们说:“英国人每天都要喝下午茶,咱们同学每天中午就把读书当做品读一杯下午茶那样,悠闲自在地读吧!”这样,孩子们果真每天如品茶一般享受着午读的快乐。不仅如此,读书活动还延续到了晚间睡前,告诉孩子们:“如果谁能每天睡觉前不读书,就跟每天不刷牙、不洗脸的邋遢鬼一样难受,那么你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了。”这么一来,大家果然争先恐后读书,唯恐成为“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之人。再后来,孩子们的晚间读书成为必修作业,我也进行了量化考察,每天以家长签字为准,表扬那些读书页数多的孩子,同时也激励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

当然,做为读书引导者的我,也会选择那些内容精彩的书目来读,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在大家畅所欲言的交流中,无形中提高了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渐渐地,班级里就形成了比谁读书多的良好氛围。

读书活动要想得到有效而持久的推行,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像北京人见面问“吃了吗”一样,我与家长见面、谈话时的问候语常常是:“孩子在家读书了吗?”我还对孩子们说:“如果谁的家长亲自告诉我他在家读书读得多么好,那么老师就给他加星,好好表扬表扬他!”这样,孩子们主动积极地读书,自觉请家长作证、监督,读书效果自然非常好。

二、让写作成为生活

读书,光有广泛的吸收,量的增多,是远远不够的,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写,在于表达,写好文章,是读书成果的最好展示。为了实现由读学写,从读到写的提升,于是,我从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开始,边教边写。记得在学习《花果山》这篇课文的时候,文中有一句“这些洞可真奇妙,洞中有洞,洞洞相通,好一个迷人的洞天世界。”她指导孩子们仿写了这个句子。在第二天的期中考试写景作文中,惊喜地看到张玉同学巧妙地化用了“小南山的树真多呀,树中有树,树树相通,好一个迷人的树海呀!”在学《小珊迪》以后,黄守瑞同学在作文中描写狐狸祈求乌鸦的语气便化用了课文中的句式“先生,我饿极了,请您给我一块肉吧,哪怕只是一小块也好啊!”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除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外,我还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在王林妈妈的帮助下,每天早晨利用1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就是从班级藏书中选取优美的语言句段,教师读,学生听,记在本子上,反复多读,背诵下来。这个过程是持之以恒的,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听记本上已经积累了佳句片段60余篇。厚积薄发,一点不假。虽然在听记时没有一一讲解这些段落好在哪里,怎样使用,可是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化用。记得今年进修学校来听课,我在讲《小珊迪》一课时,让孩子们说说对小珊迪的评价与感受,刘润泽脱口而出:“小珊迪,站起来,人们把你举过头顶,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当时听课老师啧啧赞叹,她知道,这是化用了听记中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沈浩的颁奖词。

现在,孩子们的日记中、作文中随处可见听记中的句子,像这样精彩的描写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日子久了,孩子们的语言鉴赏能力也上来了,他们会积极踊跃地向老师推荐自己所读的书中好段子做为听记内容。除了这些,这学期,还在班级里开了两次仿诗会。就是仿写诗歌。那天我在《语文教师》这本教学期刊中读到一首小诗:“总得有人去擦擦玻璃”诗句短小,结构清晰,仿写起来较容易,经过我们大家一节课的努力,便有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的小诗,像黄守瑞的“总得有人去给火星浇浇水”王艺潼的“总得有人去擦擦黑夜,夜晚太黑了,小草和花儿都抱怨没有了太阳的光照,换个亮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刷子和漆桶,一起把黑夜擦成光明。”这是多么富有童心童趣和想象力的小诗啊!这样的仿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读诗、写诗的兴趣。有的家长还不无欣喜与自豪地告诉我,他们的孩子写诗写到半夜。我做为他们的老师,更是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孩子们真的是爱写了。

说到写,最能反映孩子们生活乐趣与百味的就是日记了。通过日记,她和孩子们的心拉得更近了,日记记录了孩子们的校园和家庭生活,她从日记里了解到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灵。有很多日记单从题目上看就很新颖别致,其内容的精彩有趣也可见一斑。像刘思汝的《甩一甩,周川贺》姚玉洁的《诗一样的菜单》,刘润泽的《疯狂女生》、李懿晨的《爸爸为我多植一棵树》等等。最有意思的是吴庆帮《我们家的冷战》记录了爸爸喝酒后,父母吵架、冷战的事,他写“虽然他们还在争吵,但我相信他们会和好的,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彼此爱着对方的”在家长会上,在读完孩子的这篇日记,吴庆帮的妈妈落泪了。事后她妈妈对姜老师说:“回家把日记给他爸爸读了,他爸爸听了以后,收敛多了。”日记是一扇窗口,让我觉得批日记不是负担,每次都迫不及待地打开孩子的日记,分享孩子们的喜怒哀乐。

三、让朗读成为孩子的特长

要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將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健康学家们认为:朗诵犹如“健身体操”,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朗诵有如唱歌,能增加肺活量,使全身通畅,有怡情养性的独特作用;朗诵还是一种“思维体操”,特别有助于人们“向上思想”的精神动力,锻炼老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

作者简介:

姜慧颖(1980-),女,汉族, 黑龙江人,本科,教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日记读书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