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学生素质研究
2019-10-21牛心潼许冬平
牛心潼 许冬平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旨在通过经济政策协调、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以共同利益推动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之路,更是文明互鉴之路,是各领域全方位的交流共创之路。而英语又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和重要的信息载体,因此高水平英语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有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题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探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和对英语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展望。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英语专业;学生素质;人才培养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一带一路”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国家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蓝图,具体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4年,“一带一路”建设构想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举行。四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丰富完善,沿线国家反响热烈,各领域合作有序推进,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此战略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海陆统筹、中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国内外研究者也将“一带一路 ”称为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第二次改革开放”。
二、“一带一路”人才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虽然始于贸易,但是物质的交流必将伴随着文化的交流,除了加强商品文化、旅游文化的交流,也必将加速教育文化的交流,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一带一路”的建设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工程建设和经济贸易;二是区域政治和秩序;三是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些战略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来提供人才支撑。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一带一路”愿景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言人才、华人华侨人才、海外高端人才等各类人才的支撑和保障。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在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也指出,人才因素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关键。
目前我国侧重于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等层面的教育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满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该理念,如何兼顾"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规划,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和应用能力,进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是目前高校发展的首要目标。
三、英语专业现状
在经济文化高度快速发展的今天,亚欧国家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经济转型面临升级挑战,“一带一路”构想能激发各国合作的潜力,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推进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和调整贸易投资格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客观上也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与具体的导向。而就目前来说,在对外贸易方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领域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英语专业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趋同;教学目标界定不清,语言和商务的教学比例失衡;教学环境单一,试验室建设不足;人才培養模式与行业企业衔接不够紧密;实习实训环节缺失;创业能力培养重点偏差,忽视学生创业、创新思维和创业必备的核心能力培养等问题。笔者做了一份问卷来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对课程及本专业培养计划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同学对于英语专业课程持满意态度,但普遍认为课程的深度不够,授课方式较为粗糙,不利于深入了解学科的精髓;还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同学认为学校有必要改进课程安排,增加更多实践环节。
四、新时代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向
那么英语专业本身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它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将自己的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精英人才”。
笔者认为,我国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通用型英语人才是指英语技能熟练全面、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宽广、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较快适应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学生入学水平比较高、师资条件比较好的院校还可以考虑培养精英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翻译、外交、外事和跨文化交流人才以及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而为了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势必要加强学科专业性的建设。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为其制定专门的语言发展规划,以培育一批既熟悉“一带一路”国家语言,又了解其国情和文化的高端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810299500W
江苏镇江 212013
参考文献
[1]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王灵桂,2015
[2]“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J].赵世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3]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王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4]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J].王常颖.林区教学.2015(10)
[5]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李睿.菏泽学院学报.2015(01)
[6]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J].仲伟合,张武保,何家宁.中国外语.2015(01)
作者简介:
牛心潼,女,生于1997年8月,汉族,吉林延吉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商务英语方向
许冬平,女,生于1997年12月,汉族,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商务英语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