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数学整理本记录的几点指导建议
2019-10-21童国福
童国福
摘 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尤其是高中生。到了高中阶段,各学科学习的内容都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不仅理论性增强,而且知识量陡增,此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很有可能跟不上高强度的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因而,高中生需要整理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有效地整理笔记呢?关于高中数学整理本的记录,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整理本;记录
整理本是整理知识的集册,是笔记的一种形式。优秀的整理本会体现学生加工、理解、二次消化、转化所学知识的全过程。关于数学整理本,记录并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推导过程、典型例题以及错题订正等,就整理的内容而言,学生一般会反思总结或拓展延伸,使知识立体化、全面化、系统化,奠定后期复习的基础。这是数学整理本应该有的样子。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整理本是五花八门的,大部分学生不擅长记录并应用整理本。一般情况下,关于知识、例题和错题,学生都是一股脑地记录,没有重点和中心,导致后期应用整理本时找不到重点,整理本有等于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关于数学整理本记录的指导,我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关于知识,重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多而繁,各类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依。面对散装分布又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在整理本中,学生应该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主动联系相关知识,从一个中心出发联结各个知识,让数学知识呈网状分布。由于网状知识分布图的建立,学生可以灵活调用知识,提高数学发散思维和创新应用的能力。所以,关于整理本中知识的记录,我要求学生将重点放在归纳总结上,把握知识内部联系,让数学成为统一的整体。
例如,关于“幂函数的增减性”这一知识点的整理。由于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存在一定的内部关系,三种函数增减性的判断也有类似的地方。所以,在整理时,我要求学生对比归纳,即对比幂函数、指數函数和对数函数,总结、归纳三种函数的增减性。具体来说,首先,学生需要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三种函数的图象;其次,对比分析,当a>0或者a<0时,在不同的象限内三种函数的增减性;然后,思考:为什么三种函数会呈现出这样的增减性质,发现其中的规律;最后,归纳、总结三种函数的增减性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当学生再次观看整理本时就可以直接看到知识的内部联系和本质,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所以,在整理本的指导中,关于知识部分,教师要强调知识的归纳总结,让整理本发挥真正的效用。
二、关于例题,突出解题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认知的主动推动力,失去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数学认知效果不会太好。故而,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学生要不断地积累思想方法,从而培养数学素养。那么,如何积累数学思想方法呢?数学思想方法就蕴藏在无数的例题当中,俗称解题方法。所以,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主要依靠例题的整理。鉴于此,在指导如何记录整理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解题方法,不断积累解题思想和方法,强化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数学素养。
例如,关于“f(a2+1)=logb(4-a4)(b>1),则f(a)的值域是多少?”这一题,我指导学生按照如下方式记录:
1.解题过程:设a2+1=t(t≥1),则f(t)=logb[-(t-1)2+4],由此推出值域为(-∞,logb4]。
2.解题方法:换元法,将a2+1换成t,整体代入求解。
如此记录的好处是:首先,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掌握了产生新知识的方法,树立了换元解题意识;其次,当再次复习时,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接掌握换元法的应用方法,积累数学思想方法,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因而,关于整理本记录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例题并突出解题方法。
三、关于错题,旨在回顾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并总结了学生的几大问题:其一,同一知识点反复出错;其二,知识盲点扫不尽。这三大问题都围绕错题而生,由于错题处理不当,学生出现了种种问题。故而,关于整理本的记录,错题必然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何整理错题呢?教师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回顾反思。一道错题的整理应该有回顾反思的价值,这样,学生才能巩固弱点知识,扫清盲点知识,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关于“求函数的定义域。”这一错题,在整理时,学生必须做到能够回顾反思,以便后期多看多思,降低错误率。为此,我指导学生按照如下做法记录:
1.提供错误解题过程:3-2x-x2≥0,解得-3≤x≤1。
2.分析错因:忽视分母不为零;盲目认为(x+1)0=1对任何实数都成立。
3.记录正确解题过程:3-2x-x2>0且x+1≠0,由此得出定义域。
4.点明求解函数定义域的注意事项。
如此记录、整理错题,学生就可以高效地回顾反思,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总之,关于数学整理本的记录,教师要做到看重且有效指导。做好指导工作,整理本的价值将成倍增加,辅助学生生成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佳.高中数学笔记有效性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蒋晓英.高中数学学习的笔记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