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10-21潘家本
潘家本
摘 要: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务必要迎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充分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与策略作以分析探讨,以望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预习;难点;自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时代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微课教学形式的出现也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曙光。作为一种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的有益尝试,微课是指为了某一特定的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拓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学情,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需要,将微课有效运用于预习、释疑和自学等环节,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实现对老旧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
一、引导课前预习,初步感受新知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强调无论做任何事,事先都要有充分的准备。鉴于数学学科的复杂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阻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在课前基于教学目标及时发布预习内容,并据此构建微课资源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及水平,通过观看微课来提前感知新课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新知扫除障碍,排除妨碍。
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部分内容之前,我根据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知识,在微课视频中提出了几点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进行预习,如棱锥、棱柱、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等。再如,在教学“指数函数”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为学生录制了“将一张纸对折多次的过程,问对折多少次,得到的层数为多少”的预习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过后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通过观察指数函数的图像,分析、归纳、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这样,通过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不仅让学生提前感知了新课内容,有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重心的前移。
二、巧妙运用微课,实现难点突破
重难点内容的讲授是教学过程中耗时最多的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而微课的突出特点便是时间短、内容集中、针对性强,所以教师不妨提前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并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点击播放、重复播放或慢速播放等,以使学生通过反复感知和积极思考逐步突破重难点知识,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教学“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我先是播放了事先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为学生呈现了各种函数的图像,并让学生重点观察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的动态转化过程,这便将原本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转化得更具形象化和直观化,从而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再如,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问道:“在同一平面内,两不共线向量怎么表示?”接下来,我播放了微课视频,将这一分解过程用flash的形式进行了演示。如此,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微课,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还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
三、构建翻转课堂,培养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基于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充分借助微课来构建翻转课堂,让学生基于微课这一教学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要想使微课这一教学形式真正发挥其价值,教师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及内容之外,还应控制好微课的播放时间。以“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部分内容为例,其中囊括了集合的含义解释、集合与元素的关系、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和集合的分类等多个零碎的知識点。因此,为确保微课的精简,我将上述知识点分解成了若干个小视频,每个小视频中包括“讲解”和“设疑”两大部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在了解和学习新知的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如此,通过借助微课构建翻转课堂,不仅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还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微课,并立足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运用微课来构建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核心素养,从而推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黄丽荣.刍议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504.
[2]杨富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