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9-10-21胡敏
胡敏
摘 要: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材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它们分散于教材的各部分、各章节之中。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化学科学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还会更加丰富。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提高对伟大祖国的认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 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化学科学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提高对伟大祖国的认识。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化学知识的教学普遍受到重视,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则被忽视。爱国主义观念的弱化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的错位。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1]
一、引入中国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无数的优秀的成果,如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术等。在造纸术发明中采用了纤维素原理。造纸术的发明,给当时的人们带来新的商机,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在化工及化学领域,我国也创造了多次世界第一。在古代,我国对锌、铁、银、金、铜、汞、锡等金属冶炼排行世界前列,也是世界资源大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漆器、青铜器、瓷器等制造技术,对食盐及天然染料的利用也均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中国的历史文化,讲解关于我们的祖先在化学领域中做出的贡献和发明的成果,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大部分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仅停留于表面,缺乏对历史文化的细致了解.学生也难以从历史文化中体会到伟大发明的现实作用.课堂学习是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古代的伟大发明,还能领略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为祖国感到自豪,培养爱国主义精神。[2]
二、了解国情,帮助学生树立民族信心
我国不仅是历史文明古国,还是资源大国和人口大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我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如钨、锡、钛等均位于世界第一,而煤、铁、汞、锌等均位于世界前五.这些资源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以我国的钢铁资源为例,我国的钢铁行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钢铁产量在世界中的占比在不断提高,这表明我国已拥有精湛的钢铁冶炼技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我国的钢铁制造技术进行着重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发展情况,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短片供学生观看,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的化学成就,从而树立民族信心。近年来,我国的化学水平仍在不断提高,在晶体生长、超导体、纳米材料中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績。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搜索相关丰富的材料,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介绍,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学习榜样,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化学家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些科学家在热爱科学的同时,也深爱祖国。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著名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介绍,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化学家的爱国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举个例子,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放弃了优越的国外条件,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了祖国。他建立了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发生时,侯德邦断然拒绝了日本的胁迫,在四川建立了一家工厂,经过多次试验和探索,侯氏制碱法终于被发明出来,为中华民族争光。通过对化学家故事的介绍,学生们可以了解民族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通过充分的热情激励、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3]
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讲座和参观化学成果来实现。[4]学生还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这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它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重要途径。[5]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真谛,将民族精神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增进对祖国的了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教师要重视德育结合,坚持科学德育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化学教学本身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的独特优势,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家登.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6,(11):6.
[2]卞学祖.化学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J].化学教学,1994,(12):10.
[3]谢占青.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实施德育点滴体会[J].中学化学,19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