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9-10-21徐爱华
徐爱华
摘 要: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提问问题在数学课堂中价值凸显。数学问题的恰当设计,能够有效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搭建起师生思想沟通的桥梁。如今课堂提问的目的已不是简单的知识巩固,而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再度升华。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 理论知识 思维发展
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不仅仅要考虑所包含数学理论知识,更多的要注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以“问”出效能,助力学生思维发展。尤其是课堂提问中,教师更要以“问”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不断激发学生提问意识
数学课堂问题五花八门,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而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是思维开拓的一种表现。因此,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操作性问题,以问题“操作”特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想问”的欲望。同时,通过操作性问题,活跃课堂氛围,创造灵动的学习课堂,为学生提供“敢问”的空间,锻炼学生批判性眼光,从而精确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间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一根粉笔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学生开始是迷茫的,在真正用天平测量后,有了大概的认识,得出重量大约为15克。在操作中,学生有了疑问:这么轻的粉笔净重15克,那1克的重量将会多么轻呢?于是,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操作,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对“克”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学生感受了1克的重量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1千克粉笔的重量又是怎样的感觉呢?学生在操作中,会不断地产生疑问,并积极地分析问题,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了解会不断地深入。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究性问题: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探究中,学生的探究方法多种多样,有学生利用量角器开始测量,有学生观察三角板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学生自己制作出一个三角形纸片,然后将其中的三个角用剪刀剪下来,并将这个三个角拼凑在一起,學生惊奇地发现拼凑成了一个平角。为了肯定自己的探究结果,学生又制作了多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纸片,同样操作后,得出的结果还是平角。于是,学生就大胆地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可见,探究性问题的提出,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不断强化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材、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原因使得数学知识总是迸发出枯燥的信息。并且课堂数学问题比较单一,学生的思维早已被其固定,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不到思考的乐趣,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可能会因此而放弃数学学习。所以,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摒弃“封闭式”问题,创新课堂问题,可以实行开放性提问,以其开放性特点激活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
例如,另辟蹊径,不再走传统的“封闭式”老路,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1+2+3+4……98+99+100=?教师给出的这些题看似随意填数,其实不然,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需要学生开动更广泛的思维。这道题,这种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创造空间。因此,这种问题的设计能够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三、不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实际是数学发展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更应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应开拓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思维发现、分析、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使自身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时刻渗透生活思想。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创设生活性问题,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应用,并以生活性问题,刺激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教师改变以往教学策略,在问题中融入生活思想,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生活性问题:同学们,我这有一本挂历,但是很不巧的是其中11月份的那张挂历被墨水弄污了,但是我又不想扔掉这本挂历,你们能帮我把11月份的这张补好吗?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都非常激动,都想帮助教师解这个问题。于是,学生就开始回忆课堂中学过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然后,结合这本挂历月份这张的前后月份,为教师修整好。当学生完成之后,教师鼓励:你们真棒!以后可以自己制作挂历了。由此可见,在生活性问题的推动下,学生有了更大的动力去思考,并回忆相关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数学问题的价值,将问题形式多样化,利用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