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未来

2019-10-21边璐璐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国化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边璐璐

【摘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长足进步,更需要的是将精神的指导与具体的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在精神与实质方面的发展作用出更为巨大的力量。所以本课题意在讨论几十年来我党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探索之路,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与成就,在这一切努力后,我们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顺利的说出“中国话”,我们应如何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发扬光大,为日后的革命与建设增添更多的精神与理论的力量。

【关键词】: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一)萌芽阶段

清末民初,我们的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中国共产党就正诞生于这期间。在共产党创立之初,我们的先驱们不止一次的自问:如何在这样的国家现状中发起属于工人及无产阶级的革命。但情况很明显,马克思主义中并没有明确答案指引,这一情况驱动着我们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去运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去慢慢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实践方法”。

(二)发展阶段

虽然我们早期的共产党人在不断的摸索与寻找属于中国模式的马克思理论,但是现实却有一个天大的难题摆在人们面前。社会现状已然不允许共产党人再慢慢地摸索前进了,社会时势已经将共产党推到了一个不得不做出抉择的地步,此时的共产党人毅然决定同军阀抗争,展开工人运动。工人运动被镇压后,当时共产党选择了同国民党形成合作,通过统一革命战线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发展了党的力量,并在后来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大革命,此时的共产党人开始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中国现状所结合的重要性了。

(三)成熟阶段

从此开始,众多共产党的先驱开始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并且对于中国的特色阶级与现状作出一个系统的研究,发现农村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理论实践应该深入乡村中间去,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广袤的土地中去,探索与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性问题。同时,当时的共产党发现了土地问题才是推动人民生活与社会改革的根本,这一发现直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成功方向。再往后,我党经历了白色恐怖,经历最最危急的時刻,在这过程中我党更是意识到了在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不能照搬国外模式,要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道路,从此往后,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带领下,将马克思主义深深的扎进了中国的这片土地中,并将其变成一条中国特色的理论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作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我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我们如何从昨天走入今天,先辈们已经替我们做到了,但是我们如何从今天走向未来,却需要我们自己去动手改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同努力了多年的事业,如今如何使讲“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更加与时俱进更加具有时代的面貌与警觉性,是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道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建设联系在一起,为时代的腾飞早早的作出准备,开拓眼光时刻准备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用中国的手段开创一个属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局面。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挑战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今日,我们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在不同时期紧紧握住时代的脉搏,集思广益进行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的理论创新。在以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的去思考,去回答什么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坚持怎样的理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全方位的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展望,从而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跟进一个台阶。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化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性基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步的必经之路。我们都明白,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枯燥的理论和臆想,而是一个具有无数人实践与见证过的真理。只有扎根在群众中,才有可能实现中国化,才能将理论转换为改造世界的无穷力量。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群众中的实践可以将理论化的知识变成具有实际效果的现实。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性发展

贯彻落实党和中央不停推出的新理论与新建设,在实际行动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发展,积极发现社会问题,并展开思考与解决落实。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麦克斯主义,深入挖掘与开发其内涵理论,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上再回到实践当中去,在这一来一回汇总实现理论的不断革新与丰富,同时也增强了其中国化的内涵与深度。

(五)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方法上,借助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道路之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模式与观点来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一步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上升成为文化的角度,使其真正能够从文化的角度说出“中国话”。

三、结语

我们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拥有着不曾老去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发展的载体,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中国文化走向更远的船。在未来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一定会愈发的强烈,我们将通过实践证明,只有中国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时,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反之,如若缺少良好的融合与互动,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会缺少前进理论的源泉,从而致使在发展中受到相当难度上的阻碍。

【参考文献】:

【1】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1):47-55+2.

【2】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6):645-654.

【3】赵存生.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09):30-38+84.

【3】孙正聿.“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的思路与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2(08):29-32.

【4】曾鹰. 讲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国话”[N]. 湖南日报,2016-10-04(004).

猜你喜欢

中国化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十谢共产党
共产党离我们远不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Review on 1921–A Gift for ourDearest CPC 《1921》影评——献给亲爱的共产党的礼物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