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9-10-21杨东焕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业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

【摘 要】职业需求是就业的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时代职业需求。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关键词】职业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在當今社会,只有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有立足之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即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也就是说高校只有坚持市场导向,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把握时代脉搏,把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培养社会实需、实用的人才上来,从而促进教育与时竞进。不难想象,教育与市场脱节或滞后于市场,培养出的人才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大潮,来发展教育,才能把教育潜力转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人才,毕业即就业。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必须服务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科学设置课程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落脚点,构建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体系,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达到学生就业有优势、择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的目的。

二、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近年来,省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迅速。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吹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冲锋号,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新时代的到来。来自各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学会、科研机构等的广大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成果丰厚。以“职业教育”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不计其数;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成千上万篇;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48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数十篇;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

从以上文献检索的结果可知,虽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相关文献很多,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相关的文献也不少,但是没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相结合的研究,这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选题把脉当前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相结合,探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因此,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推进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二)研究内容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活动;在外语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外语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探讨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外语证书相关联的证书制度;开展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外语竞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

3.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4.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是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为研究假设,从而提出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论题。

本选题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相结合,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创新意义。

本课题拟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的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义。

本研究拟采用实验教学,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五、本課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2012级2-3教学班为实验班,再选定相应数量的对比班;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一学期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实验,实验结束后,组织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参与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外语竞赛,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差异;组织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一起参与模拟面试,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对比班面试通过率的差异;总结、探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方法。

(二)研究方法

研究初期,拟采用文献研究法,阅读职业教育相关文献,明确研究思路。

研究中期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

研究后期主要运用SPSS软件,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三)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课题组将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同仁参与课题研究,拟采用专业化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本课题的实施步骤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年2月—2020年2月

研究职业教育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思路,并撰写相关论文。

第二阶段:2020年3月—2020年7月

教学实验、设计调查问卷、设计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外语竞赛试题。

第三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2月

进行问卷测试、外语竞赛,模拟面试,撰写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第四阶段:2021年1月—2021年4月

对比分析数据汇总结果,整理相关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及结题报告。

六、结论

国务院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

[1]朱连生,王红梅,刘晴晴.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

[2]彭华,李宗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7,(2).

[3]张翠侠,唐永刚 .基于市场驱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片机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6,(5).

作者简介:

杨东焕(1975—),女,汉,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探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