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019-10-21韦惊
韦惊
摘 要:自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股学习与践行其内容的热潮。本文结合中学生历史课程教育,从清末各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到近现代各民主党派以及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对中国道路探索等重大事件事例分析,揭示出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几点在教学时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引言
在現如今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群体对国家历史,政治形态,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了解[1]。
一、结合中国近现代的耻辱史内容教学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近代史作为每个中国人闭口不谈的耻辱史,其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必要性。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方完败结束,西方列强不断的对当时中国封建王朝的侵略步伐,中国的社会性质也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生不要局限于对书本内容的讲解,还应当给学生们普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爱国人士的救亡图存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及后期的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彻底结束封建时代等,在这些仁人志士身上,我们能看到其强烈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学习,可以使学生们树立以国为家,奋发图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2]。
当然,长达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不可少,也最能起到作用,历史老师在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自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行全面侵华战争背景下,中国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抗的精神,如守桥的29军“誓与卢沟桥共存亡”的军令是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爱国”的体现;二是南京沦陷后,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和“重庆大轰炸”等事件的学习中,了解到“倡导文明”这一价值观的必要性。通过对近现代中国从“闭关自守”到“落后挨打”血淋淋的历史学习中,使学生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人民想要和平稳定的生活,国家必须独立,而独立的前提是国家富强、领土完整[2]。
二、结合新中国成立后道路探索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自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建设完整独立的新中国,社会各界,各个阶层都进行了艰苦奋斗与艰难探索,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工农阶级等。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内外交困,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根深蒂固,新思想新文化很难推行,最终都没能建设起人民所期望的新国家。此时,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到底走什么道路送来了另一个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表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救中国,只有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实现伟大复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使新中国更加富强,切实使中华民族站立起来,实现国家复兴,人民富强,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由于毫无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摸索前行中也走了很多错路弯路,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养成的“浮夸风”“共产风”以及文革十年里“四人帮”为所欲为,对中国的政治稳定,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造成了深远的破坏,不但没有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反而停滞不前。但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错误和历史中总结经验,实行“改革开放”,举全国之力进行经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当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同世界各国建交和贸易往来,对非洲国家进行援建,这都是综合国力上升的体现,也是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涨带来的正面影响。中学历史应通过教学,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精神,全身心投入国家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去。
三、结合建国后法治道路假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推行“法治中国”,法治建设愈发的重要,中学历史在教学时也应加强学生“知法懂法”的学习教育。这一课时的教育,由于书本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教师不必详细的讲解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以重点讲解我国自成立以来的法治道路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如:1954年,中共一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适应了中国的基本国情,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性质和基本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具有重大的意义;再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人集团势力和权利凌驾于法律和人民之上,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进行了严重破坏;紧接着,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法治建设重回正轨;1982年,在“五四宪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制定出了新宪法等。这些重要事件的学习,能使学生们对“依法治国”必然性进行了解,认识到任何国家政体,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无论发展到何时也会遭到诸如“四人帮”的破坏,使学生们崇尚法治,主动学法守法[3]。
四、结合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经典著作的内容教学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重要的转折性事件和英雄,而这些往往使学生最喜欢阅读和了解的内容。中学历史教材化繁为简,将重要时期,重大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进行详细的描绘,刻画出了栩栩如的人物历史画面和英雄身影,这些不仅能反映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民主,和谐”等内容,对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世界观的培养弥足珍贵。在教学时,老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体,不同人物代表的利益以及重要战争的影响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而后进行总结和讲评,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老师也可以另行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大家分组讨论研究,如:为什么中国率先发明了火药,却在近代被在西方列强用火器打败?当然,历史教学不能只看近现代的耻辱史,也要学习历史中的中国领先同时期的世界的很多方面,比如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起到了文化传播作用,以及中国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巨著、《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在推行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余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江西教育,2017(36):39-40.
[2]魏洪震.中学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张庆生.中学历史教学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91-92.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乔贤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