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文化”一词的词源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2019-10-21赵亚茹
赵亚茹
摘 要:“文化”,不管是人们的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文化的内涵都在向更广的方向发展。古今中外,人们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受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又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着文化,那“文化”到底是什么呢?迄今为止,已有很多学者对“文化”一词进行界定,比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中国学者胡文仲等。这样看来,人们对“文化”一词本身就很难得出一个普遍认同。为了对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从“文化”一词的词源进行分析,以此探究中西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文化;词源;异同
一、中國“文化”一词的词源
在中国,就“文”和“化”两个字单独来说,出现的时间都比较早。目前在已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文”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一个正面的大的“人”,并且在胸部标出“x”或“心”的形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义“文,错画也。象交文。”《周易·系辞下》中说“物相杂,故日文。”由此可见,“文”字的最早意思应当是纹身、纹理之意。后引申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一些带规律性的现象。“文”字后又演变为泛指各种礼乐法令等典章制度,如人们常说的“繁文缛节”中“文”其实就是“规定”“仪式”的意思。“化”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两个人正反相对,呈一正一倒之形,喻为变化、改变。在《荀子》 中,有说“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这也是对“化”的一种解释。再如《庄子》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其中的“化”在此也是“变化”的意思。后来,“化”引申为教化、感化,如《说文解字》中“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化”其实就是指“教化”了。
《周易·贲·彖传》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句话中“文”“化”二字虽未连用,但已经有了今天所说“文化”中“以文化人”的含义。“文”“化”连用作为一个单独的词则出现较晚,据学者考证,较早出现在西汉刘向所著《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含义也与今天“文化”一词较为接近。但查阅古籍,我国历史上“文化”一词往往与“武化”对应,更强调其“以文化之”的动词意义。
二、西方“文化”一词的词源
“文化”在英语中是用单词“culture"来表示的,它大约在16世纪中叶出现。有两种来源说:一种说法是它米自中古法语的“culure",表示“耕田”;另--种说法是它直接米自晚期拉丁语的“cultura”,表示“一种耕作农业”。该词的延伸意义是“关心、雕琢、授誉”。这种延伸意义出自词根动词“colere”的过去完成式形式,本义为“照顾、保护、耕作、开垦”。“文化”进一步延伸为“教化”的意义发生在1600年左右。后来到了1805年,逐步有了“文明程度的智力方面的内容”。再到1867年,该词被进一步赋予了“一个民族的集体风俗和成就的意思由此可见。英语里“文化”(culure)这个单词的演变.至少经历了三个时期或阶段。
第一阶段,“culture”并非 指令天的“文化”而是专指“耕种”,这个意思大致流行于1600一1650年间。第二阶段,随着“culture”由原先对土地和农田的“开垦”和“耕种”,向对土地和农田及其耕种物的“照顾”和“保护”方向意义的拓展,“文化”一词逐渐被引用和延伸到对人的培养的描写,结果有了其延伸意义,即“教化”。所谓“教化”,就是指“通过实施教育对人进行改变和培养”的行为和过程。这样一来,“culture”一词也就被赋予了新的一层意思,即“文明程度的智力方面内容”。“culture”一词获得这种延伸意义的大致时间是在1650 之后,可能性最大是在1805年。第三阶段,随着“culure”的意蕴的进一步拓宽、抽象和概括。被用来笼统地指称“社会群体格式化的行为或行为组型”,由此,该词演变为指代一个集体的习惯、行为方式以及民族的社会风气等,是集体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在历史上“culture”的这一层意思大约是在1867年获得的。
三、中西“文化”一词词源及内涵异同
1.相同之处
由“文化”词源的分析可以知道,不管是中国的“文化”一词还是西方的“culture”一词,都与耕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看出,对于“天”与“人”关系的探究已然是当时社会人们关心的重点。那“天”“人”和“耕作”又有什么关系呢?纵观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得知,中华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大江大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农耕经济是一种和平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民族心理也是防守型的。因此人们非常关注四时天气的变化,以求农业的丰收。这种理念与16世纪西方“culture”表示“耕作”的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随着社会历史的逐渐发展,人们的生产和创造能力也逐渐提升,对天文变化的依赖性也逐渐减弱,人们已经开始能用人类的智慧对自然进行一些改造,对不利的自然现象变化进行一些预测和预防,因此,“文化”一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开始偏向的“耕作”之意渐渐地有了“照顾”“照护”的意思。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像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说的那样,“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经济的发展衍生文明的进步,人们在基层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于是“文化”一词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教化”的意思,这在中国文化中表现为“以文化之”,在西方文化中表现为“cultivation trough education”(“通过实施教育对人进行改变和培养”),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的内涵。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其概念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抽象,逐渐开始由以前的单一的具指演变为一个用来指代集体习惯,行为方式以及民族的社会风气等集体智慧的集中表达。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的“文化”一词和西方的“culture”一词在这个阶段,其概念就近乎相同了。
2.不同之处
从时间上来看,“文”“化”出现在同一句,且具有人们现今所说的“文化”的内涵是在《易经》当中。关于《易经》的成书时间,学者们还有争议,有认为是成书于西周的、也有认为是战国或是西汉的,在这方面本文先暂不做研究论述。“文化”二字连用是出现在西汉的著作中,所以暂不管两字是否是同一词,“文化”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就要比大约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culture”一词要早得多。就“教化”的意思来说,“文化”一词在中国自出现在《说文·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中,就具有了“以文化之”或说“教化”的意思,而这层意思蕴含于“culture”一词则在1650年之后,因此在这方面,中国较西方来说,也是早很多的。所以,中国“文化”一词在先不论“教化”的概念和具体所指,就“化”人的角度,是先于西方的。后来,“文化”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丰富,也变得更加抽象。随着西学东渐,“culture”一词被带到中国并被学者们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词,翻译成了中国的“文化”,而后“文化”的内涵便很大程度上受西方“文化”内涵的影响了。所以从近代中国开始,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文化”一词在概念上其实和西方的“culture”是基本上趋于一致了。
从概念上来看,在中国早期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其实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文化”和“耕地”之间的关系,因此读者只能从当时的生产状况和社会文化推断出“天”“人”和“耕地”之间的关系;在西方,“culture”一词自出现开始就代表着“耕地”的概念,因此,在早期中西方“文化”一词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后来,虽然两词都延伸出了“教化”的意思,但就教化方式和侧重点来说,中西方是不同的。中国传统社会强调道德、礼义,所以在“以文化之”中的“文”多指规定、仪式,因此在教化方面其实多是倾向于道德准则的教导、社会习俗的规范,以求被“化”之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能够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为家国社會做贡献。西方的“教化”在“教”方面则更强调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启发,因为并没有过多规矩的限制,所以在西方人们的求知和冒险精神要远远超过中国,这在西方的教学模式和求知方式中便可得见。中西方教化的侧重点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对于知识、学问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并与此同时又塑造着各自的文化。近代以来,中西方交流增多,西方的文化慢慢带入中国,中国的文化也逐渐传递到了国外,所以中西方“文化”的概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他国文化的影响,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形成我们现在所普遍认同的文化的概念。
四、总结
“文化”一词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潮的变化,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从历史的规律来看,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是一个逐渐深入大众的过程,是由一种具体的形式而逐渐抽象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社会活动的过程。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的产物,也就是说,文化总是与社会表现出高度的一致,社会对文化赋予新含义的同时,文化也对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事物的发展更趋向于全球化,文化也不例外。相互关注、了解、掌握各自的文化内容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掌握各自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东西方各方面的交流日渐增多的情况下,东西方文化的接触、碰撞也日渐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倡导中西方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因此了解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分析中西方“文化”一词的词源及其文化差异的意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