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2019-10-21张夏平吕裕峰尉泽民
张夏平 吕裕峰 尉泽民
摘 要:近年来,我国国家和政府对企业环境保护要求的力度越来越大,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升,这对生产企业的污染处理来说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污水的处理和排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制药污水存在较多毒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性大,必须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工艺对制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从而起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制药企业污水的特点,阐述了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原则,并分析了针对不同制药污水的处理技术,希望为制药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关键词:制药企业;污水排放;处理技术
制药企业污水属于典型的工业废水,有机物含量浓度较高,处理难度较大。制药污水中包含了大量的毒性物质,并且难以有效降解,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制药业发展迅速,各类新药不断出现,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制药污水中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处理起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国家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对此,应加大制药企业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力度,利用更加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制药污水的高效处理。
1 制药企业污水特点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种类比较多,比较典型的污水种类包括中药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化学合成制药产生的污水,以及抗生素类药品产生的污水。制药污水主要都是有机物含量很高的污水,对环境破坏力强,处理难度将对较大。所以,制药企业的污水处理一直是我国医药和环境保护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制药过程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差异使得制药企业污水呈现出较强的复杂多样性,包括废滤液、废母液、溶剂回收残液等都是重要的污水源,这些污水有很强的污染性,且具一定的酸碱腐蚀性,给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工艺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 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原则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种类多、变化大,根据国家对制药污水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制药污水处理工作应依据下述原则实施。
2.1 遵循清浊分级处理原则
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不同生产环节产生的制药污水特点进行分类处理,比如较为清洁废水可以经过较为简单的处理后直接排放或循环利用,而污染较为严重的废水必须利用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严格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2.2 水质检测原则
即通过对制药企业生产废水在主要生产环节和辅助生产环节的水质检测,得出相应的分析报告,选择相应的废水处理工艺,保证污水经过处理后能够满足排放标准。
2.3 经济性原则
也就是说制药企业污水处理技术要从易管理、易操作等方面入手,选择经济、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在保证处理效果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尽可能节约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是区域性原则。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制药企业在选择污水处理设备和相关技术工艺时,应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因素。
3 各种制药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3.1 中药提取污水处理技术
中药提取污水一般多含有碳水化合物、生物碱、纤维素等多种有机物,SS、COD浓度均较高,针对中药提取过程产生的污水,通常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好氧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技术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分离效果好、操作和管理简便、运行维护成本较低的优势。其中厌氧水解酸化控制在UASB工艺酸化工段,具有容积加载率高、设备简单、污泥床生物量多的特点。好氧反应器选用可靠的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可以根据制药企业污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来调整生化反应时间,起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3.2 化学合成制药污水处理技术
化学合成制药污水内含较多的毒害物质,是最难处理的污水类型。化学合成制药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催化铁内电解、臭氧氧化等。其中,催化铁内电解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SBR工艺,此项技术能有效降低污水色度以及COD浓度,臭氧氧化法首先将制药污水中的毒害物质进行氧化,形成容易降解的物质后在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了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要求。
3.3 抗生素类药物污水处理技术
抗生素制药污水有机物含量浓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和厌氧生化处理技术是抗生素类污水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厌氧生物化学处理技术包括高温法、中温法、消化床、生物膜等。目前,高效厌氧消化装置(30kg/m3*d)已发展到标准化、商品化阶段。同时,应重点分析抗生素污水污染物主要成分,并注意监测排水水量和水质的实时改变,同时还需注意受纳水体的水质标准因素。
综上所述,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制药企业污水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制药污水处理需求,由于制药污水成分非常复杂,且毒性较大,难以一次性进行彻底处理,所以需要进行多级处理,同时也应该注意污水有效成分的回收,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满足制药企业环境保护需求的同时,也应注重制药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举红,刘锐,冯军,等.H2O2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深度處理制药二级生化出水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1,42(3):17-20.
[2]刘风华,宋存义,宋永会,等.活性炭对含铜制药废水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研究,2011(3):308-312.
[3]张鑫,白玲玲,黄佳佳,等.CaO絮凝沉淀--树脂吸附两步法处理制药废水[J].化工进展,2011(3):67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