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互联网+”时代图书策划的思维转向

2019-10-21裴郁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互联网

裴郁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相应的结构升级,对经济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出版业中,图书策划编辑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思维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从读者定位开始不断分析图书市场优势,以策划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图书,为出版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图书策划的思维转向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图书策划;思维转向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市场的主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行业的发展,传统纸媒出版就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获得新生,是每一位图书策划编辑需要思考和重新定位的。基于此,在图书策划中,应该摒弃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断优化图书策划的流程,提升图书出版的服务能力,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注入活力。

一、“互联网+”时代图书策划的特征

(一)持续化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效率和传播路径越来越强大,人们选择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如何才能让读者或客户,心甘情愿地购买图书产品,成了每一位策划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制胜法宝,就是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信息、技术和品牌创新,无论是选题方向、读者定位还是营销策略,都应该以创新为主,加速品牌效应的传播率。

(二)读者至上

读者至上,也就是客户至上的原理,在“互联网+”背景下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思考方向。因此为了能够让策划的图书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或商品,策划编辑必须要整合市场信息,分析读者、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心理特征,针对其近一段时间的购买行为,确定策划的方向,利用完善的售后服务、私人订制等策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三)精准而快速的反馈

与传统图书策划不同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读者或用户在购买完图书之后,其想法或意见能够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出版社或书商处,并直接影响策划编辑或策划团队后续的策划行动。因此,图书策划的思维需要转向导反馈分析上,通过网页浏览或电商提供数据,查看哪些策划畅销,哪些策划无人问津等,以此做好图书再版或改版的准备,以提升图书策划的精准服务价值[1]。

二、传统图书策划思维禁锢分析

(一)数量优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但发展,我过图书出版市场也逐渐加入了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并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首要的核心目标。在利益的驱使下,传统策划编辑的价值,大多以策划图书销量为和衡量标准,无论是单册销量、系列销量还是再版和重印,只要销量上去,就能为出版社带来效益。在该模式下,策划编辑大多随波逐流,市场喜欢什么样的书,就策划什么样的书,而且还存在恶性抢夺作家资源的情况,不仅不利于图书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策划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图书产品一次性定型

在传统出版的固定模式中,大多以文字为主,单色印刷再加上为了节约成本密集的文字内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不适感。同时,策划编辑对自身的定位也不够明确,认为图书只要在策划完成之后就没有自己的工作了,殊不知从选题策划到营销乃至后续的服务,都需要经过策划编辑来完成。这种思维定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的宣传乃至文化的传播。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应该打破策划编辑传统的思维模式,优化整个出版环境的同时,创新图书策划思维的新方向,为图书市场的发展提供活力。

(三)以自我为中心

在传统的图书策划时代,图书作为少有的知识传播的途径,在文化产品销量中一直占有领先的地位,甚至部分时候被列为稀缺产品之一,图书策划编辑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策划什么样的选题或图书,都会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也就无形之中助长了策划编辑膨胀的思想意识。很多策划编辑在这种意识的推动下,不自觉地就以自我为中心,既缺乏对大众文化市场的把握和引导,同时也没有认真做好意见的反馈工作,用自我宣传的角度引导读者消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策划方法,势必无法满足大众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向,会逐渐被时代多淘汰[2]。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策划的思维转向要求

(一)善于和读者进行对话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途径异常丰富,想要拓宽图书的销路渠道,大象出版社、图书策划的品牌度和知名度,策划编辑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要和图书的第一消费者——读者进行针对性对话。利用互联网优势,在出版社官网中和读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保证平台的公平性和公开性,让读者也参与到选题论证会当中,试图从读者的角度重新看待图书市场和当下图书流行的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分析其购买需求和图书的潜在需要,以此来引领读者进行阅读和消费,从而提升选题策划的价值。除此之外,策划编辑也要深入到书店、网店等市场的当中,查看读者喜欢的图书类型以及评论等内容,对于一些进行深度评论的读者要开启对话,以此完善图书策划的流程和效益。

(二)促进数量到质量上的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策划并不是单一的数量战,而是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将主流思想和主要的意识形态,经过加工和完善之后,向大众传播出去,通过图书的出版和发行,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提升读者的信息占有量。具体来讲,在进行图书策划的时候,需要编辑利用大数据平台,对读者的各类商业需求进行分析和引进,并主动寻求和发行部门、营销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图书策划的产业化链条,深入市场进行跟踪指导。同时,图书策划编辑也应该认识到,在网络时代,如果仅靠图书单本销量就想赢得市场和读者的青睐,是万中挑一的,毕竟类似《狼图腾》等畅销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还应该做好图书策划的产业链服务,开发图书的衍生产品,以此来保证利润。

(三)提升综合性策划的效率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策划的环节变得越来越多,从市场调查开始,确定选题计划,明确读者定位,寻找作者或编者群,到定价和印刷都只是图书策划的开端或少数部分。从图书流入市场开始,才是考验策划编辑能力是否过关的关键。例如在营销方面,是否能够准确抓住受众或普通大众的心,剖析图书卖点,或利用名人效应,或利用内容本身,让读者心服口服地购买图书或相关衍生产品。除了营销之外,还有售后服务,系类图书的再版计划等,都是策划编辑需要综合策划的内容[3]。

(四)逐渐向阅读市场转化

“互联网+”时代催生出的新媒体产品,逐渐影响着图书的销量和出版。因此在进行图书策划的过程中应该逐渐由图书市场向读者市场的方向转变,开拓传统图书市场的平台和媒介,无论是网络、手机客户端还是微信公众号,策划编辑都可以尝试加入图书的元素,开发新的信息宣传和交流的平台,让读者能够第一时间就看到想要获取的图书咨询。除此之外,针对高端人群或特殊职业的受众,也可以进行精准定位和私人定制服务,并做好售后处理,在不断积攒口碑的情况下,促进图书策划思维的动态化转向。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時代背景下,传统图书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就图书策划编辑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摒弃传统策划观念的束缚,不断扩大图书策划的流程和环节,提升策划服务的精准性和综合性,强化图书在读者和受众心中的印象,使图书策划能够发挥真正的价值和职能,在有效应对传统图书市场被埋没的危机的同时,为图书策划注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整个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兴举.“互联网+”时代图书策划的思维转向[J].滁州学院学报,2017,19(01):123-125.

[2]罗小卫,程辉.互联网时代图书选题策划创新[J].出版广角,2016(12):49-51.

[3]聂庆.“全媒体”时代图书策划编辑的转型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3(01):30-31.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
e时代
e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