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创新

2019-10-21金光磊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融合

金光磊

摘要:时间齿轮飞速转动,刚刚兴起的事物可能马上就要陨落。传统媒体就属于处于即将陨落的边界的事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依托于一定凭借传播的媒体继续前进的可能性降低,并且顺应着互联网的发展,还产生了新的媒体。为了阻止传统媒体陨落的继续,我们只能选择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融合。而在这种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组成——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如何进行多元创新,促进融合发展的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融合;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多元创新

新兴媒体仍在日复一日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自己,传统媒体却因为电视报刊的等传播方式的落伍,而不得不被人们逐渐抛到脑后。手机联网刷新微博就是一种获取新闻消息的新兴便捷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的方式来了解每天发生的新事项。传统媒体发展方向必须根据时代发展趋势来做出改变,与互联网进行联系,改变原来的思维理念和传播内容等。这其中,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就必须进行多元创新,从小方面进行改变,最终改变整个布局。

一、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多元创新的意义

互联网出现伊始,并没有引起传统媒体人足够的重视,但随着人们开始改变看报纸等习惯,并且在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上获取信息的现象产生,一些传统媒体感到了危机,但没有做出适应互联网的改变,只是在原来传统方式上加以巩固提高,这就使得他们无法熬过“寒冬”。在一个人人参与网络、人人离不开网络的时代,抓紧这浪潮才是有长远发展计划的产业应该做的事。这就要突出在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多元创新的作用,因为电视媒体编辑记者是传统媒体的一颗颗坚固的螺丝钉,只有将它们安对位置,才会使整個产业的地基稳固。

二、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创新忽视内容

大多传媒人已经明白要依托互联网来改变传统媒体,但这个观点是粗略的,没经过细细思考,怎么样能把两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也没有思考过互联网运行的特点。有些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就直接将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照搬到互联网上,没有根据互联网信息更新迅速的特点来进行调整。互联网是人人平等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进行分析评论的权利与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电视媒体编辑记者依旧按照传统创作思路对内容进行编写播出,人们接受完信息之后会直接进行反馈、进行评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恰当的理解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编辑的意思,误解了信息,并且将误解的信息直接评论在信息处,每个人都能看到,这样一来可能就会把别人的思维进行了误导。除此之外,一些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在互联网上长篇大论侃侃奇谈,忽视了互联网是需要快阅读,是需要对信息精简提炼的。大段大段的文字或时间过长的视频,让受众的兴趣会很快消退。

当电视媒体编辑记者认识到收视率是检验创新成果的重要依据时,也意味着媒体商业化越来越严重,而且不少人将收视率当做检验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创新成果验收的唯一标准。这势必引起,一个节目出头,其他节目纷纷跟风也进行这种表面创新的不良现象。并且,纷纷寻找可以吸引人们眼球的方式来增加收视率。长此以往,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就只会寻找捷径,不会深入思考怎样深入挖掘信息,怎样增加内涵,媒体产业也会渐渐失去其本质,而被时代淘汰。

(二)传统观念阻碍多元创新

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其实是很容易接触新事物的一类人,但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媒体的运行方式,认为原本的方式是正确的。他们被传统媒体原本的盈利模式迷住了双眼,对互联网以及新生资讯等方式不以为意,就连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作出改变。忽视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比互联网的信息获取慢的多。

(三)为了吸引人们眼球不择手段

在现在风潮涌起的时代,人们工作与生活都十分忙碌,社会发展节奏很快,一些电视媒体编辑记者为了吸引人们眼球、博得关注,就会用一些夸张的字眼来概括信息。但是实质上,这些夸张的字眼和文本所蕴含的信息关系很小。甚至有时,一些电视媒体编辑记者会没有经过验证就发布获得的信息,但是信息实质上是假的。尽管后来经过辟谣会挽回一些人们对发布事件的看法,但也有些分辨力低下的人会误认假消息。这对个人、对社会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对文本的编辑只涉及此次事件,忽略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错误的引导舆论。甚至,对事件发生的后续也不进行追踪。

三、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创新措施

(一)形式与内容一起创新

在融合的背景下,信息面对的是多元的公众,接收方不再是千篇一律,要选择性的根据受众进行信息的分类推送。这要求电视媒体编辑记者选择积极的了解互联网,在进行信息的安排时,体现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媒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公众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途径。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必须能够贴近民众,贴近生活,选择听民众的呼声,倾听社会的需要。在创新形式的同时,更要注意内容的深入挖掘。信息的内涵才是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应该注重的东西。在文本和视频的编辑时,要精简概括,突出重点,将能抓住受众眼球的内容重点突出。这不是指要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也不是说要模糊事件或信息的重点,而是在市场的最优选择上,将最能突出的突出。

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应该利用互联网的直接反馈,来确定公众对信息的关注点,明确受众心中所关心的事情,了解受众心中所在乎的事物,在此之上逐渐扩大受众面,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创新后的内容。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禁止抄袭收视率高的节目,这不是意味着不能借鉴其他节目优秀的地方,在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后,才能成就更好的自我。

(二)变传统观念,重视行业创新

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行业发展观念,重视与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结合,重视创新。这需要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开拓自己的思路,深入挖掘内容,借助新媒体平台,树立创

新意识,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分析受众的反响所蕴含的内涵。在融合背景下,只掌握传统媒体运营方式以及不足以满足发展,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进行相关媒体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各种媒体的采访、编辑、整合、表达、创作以及发表的方法,使自己既会文字编辑,也会视频剪辑,既会图片的选择,也会节目的安排。为创新行业发展积攒多种技能。就像《人民日报》已经不局限于报纸的发布,不仅在微信上有了自己的公众号,还在微博上成为新闻传递的先行号。

(三)坚持自我,注重真实

传统的媒体,在融合背景下,让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做出多元创新的改变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是这也意味着,传统电视媒体编辑记者会担负更多的责任。因为,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崛起之前已经树立了口碑、建立了品牌,它们已经在公众心里有了一定的公信力。这就要求,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在信息筛选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真假的辨别,注重对事件前因后果的梳理,并且在将事件推送到公众面前之后,还要注意对事件后续发展的追踪。在创新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让民众发现社会的美与阳光。当然,同时也要注意信息内容的合理安排,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

除此之外,要想在融合背景下,还有着长远的发展,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必须树立自己的口碑,这需要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坚持自我,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让公众认准。需要清楚的是,这不代表着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可以妄加评论,所有信息的传递必须保证公平公正、保证时效,不能为了讨好受众就偏向某一方,真实客观永远是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必须坚持的最本质的内容。

四、结语

在融合背景下,传统的传媒产业虽然遭受着重击,但也迎来了新兴发展的曙光。电视媒体编辑记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好这个机遇,使得传媒产业取得更好的成果,引起公众关注,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发声。

参考文献:

[1]向丽明.简议融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7(7).

[2]樊 芳.融 媒 体 时 代 下 广 播 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媒体研究,2016(13).

[3]徐嫣.新媒体时代媒体内容转型路径探析[J].新闻战线,2016(24).

[4]尚策.融媒体的构建原则与模式分析[J].出版广角,2015(14).

猜你喜欢

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价格变动的影响》“融合课”为例
公益广告
破次元
阅读理解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