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影《孙子从美国来》看中美文化差异与融合

2019-10-21范莹莹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

范莹莹

摘要:陕派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从不同视角讲述了中国皮影戏艺人老杨头和美国孙子布鲁克斯之间发生的故事。祖孙俩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最终变冲突为融合。本文从英雄崇拜、语言形式等方面分析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中美文化差异,以期促进中美文化融合。

关键词:《孙子从美国来》;中美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一、电影剧情介绍

《孙子从美国来》主要讲述了老杨头和他从美国来的孙子布鲁克斯之间发生的生动有趣温馨的故事。老杨头不会说普通话,更不懂英语,他喜欢孙悟空,钟爱皮影戏。有一天,外出多年的儿子杨栋梁突然回到家乡,还带回了美国妻子和孙子布鲁克斯。老杨头思想观念上还没接受这一切,儿子和他的妻子又因为要去西藏参加藏羚羊的保护工作而将布鲁克斯托付给了自己。老杨头只能硬着头皮充当起孙子布鲁克斯的看护人,爷孙俩时常因为英雄崇拜、语言形式的文化差异而发生冲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中国爷爷老杨头和美国孙子布鲁克斯之间从排斥、对立到相互接纳、关爱,体现了中美文化间的融合。

二、影片所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影片生动、有趣、温馨,而蕴含于影片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也让我们深思。

(一)英雄崇拜的差异

英雄崇拜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人喜欢神话英雄而美国人则更喜欢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影片中,孙子布鲁克斯喜欢蜘蛛侠,而爷爷认为那是蜘蛛精,爷爷钟爱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最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一场戏,而孙子布鲁克斯并不喜欢孙悟空。

这一冲突的表层原因是爷爷不认识蜘蛛侠而孙子不认识孙悟空。其深层次原因中国人更喜欢神话英雄而美国人则更喜欢电影中塑造的英雄。中国人中年长一代崇拜的英雄大多数来源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而年轻的美国一代对英雄的认识人主要是通过电影实现的。

每个国家的文化中都存在着各种对于英雄的崇拜,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文化中的英雄一般都具有伟大的情怀、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他们都善良、博爱,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等特点。但是中美两种文化中,价值系统不同,各自的英雄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人看来,英雄都有一定的神化色彩,他们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们智慧且完美。而在美国人看来,英雄都是真实的,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会遇到挫折,只是他们更勇敢、更坚强,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难题。

(二)语言形式的差异

语言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影片中,为了更好地与布鲁克斯交流,爷爷老杨头特地向乡文化站王站长学习英语。老杨头直接使用中文构词习惯,分别学习“狗”和“日”两个英语单词,简单相加,即“dog sun”。此外,电影中孙子看到“龙凤”说是“鸟”,但爷爷老杨头说是寓意吉祥的“龙凤”。

出现这些冲突的表层原因是孙子布鲁克斯不太懂汉语,爷爷老杨头不懂英语。在美国人看来,“dog”和“sun”就是两个名词“狗”和“太阳”,杨老头看来,这是一句骂人的话“狗日的”。其深层次原因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语言,由于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方式、溝通方式存在不同,即使学了多年英语的中国人和学了多年汉语的美国人进行交流也容易产生交流障碍,更何况不懂英语的爷爷老杨头和不太懂汉语的孙子布鲁克斯之间。

不同的国家文化是不同的,语言也不尽相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密切联系,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一方面,语言承载着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影响着语言。纵观人类历史,在人类的诸多活动中,语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交流的工具。而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民族精神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如衣、食、住、行;社会文化,如艺术、宗教、制度、法律、审美观念等等。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

三、影片所体现的中美文化融合

影片中,爷爷老杨头和美国孙子布鲁克斯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一老一小慢慢开始相互学习。孙子布鲁克斯在爷爷的引导下开始学习中国戏曲,老杨头也跟着布鲁克斯学习用英语演唱的美国儿歌。由于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但中美文化的交融也正是体现在了是这种相互学习中。

在影片中,布鲁克斯最喜欢的蜘蛛侠被踩坏了,爷爷老杨头跑了很多地方都没给孙子布鲁克斯买到同样的玩具,最后他用皮影这一中国传统的艺术熬了一整夜为孙子做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蜘蛛侠。来自美国的蜘蛛侠和来自中国的孙悟空通过皮影一起嬉戏,更体现了中美文化的融合。

影片最后,爷爷老杨头带着孙子布鲁克斯去看皮影戏时,当布鲁克斯问孙悟空能否打败蜘蛛侠时,爷爷老杨头说不让中国的孙悟空和美国的蜘蛛侠打架,而是要他们友好相处,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这里体现了中美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任玲玲.浅析中美文化差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109-110.

[2]文秋芳.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1-7.

[3]王崴.《孙子从美国来》的中美文化评析[J].电影文学,2017(9):116-117.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跨文化视角下对《喜福会》的解读
美国社会中苗族移民的文化融合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隐忧
解读美剧流行的文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