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方舞蹈艺术哲学

2019-10-21刘怡雯

锦绣·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芭蕾舞舞者美学

刘怡雯

摘 要: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观点认为语言不依附于抽象的逻辑形式,而只体现为具体的日常中的语言游戏;一切事物之间只有“合理的家族相似”。这就是说,一个家族各个成员中不一定拥有共同的特征,只是或多或少在某些特征上会有些相似,如长相、走姿、腔调等,家族成员并没有完全相似之点。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指出:以人类的“游戏”活动为例,人们面对各式各样的游戏,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在那里你将看不到所有共有的东西,而只看到一些相似,一些关系以及一整套相似的关系……这种考察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同意多相似之处重叠和交错而成的复杂的网络;有时是总体的相似,有时是细节上相似……绳子的强度并不在于有一根纤维贯穿全绳,而是在于许多纤维相互交错。

我们不能发现任何一个“家族相似”的概念适用于我们将要以“家族相似”的名称所指称的事物。维特根斯坦认为:日常语言是很好的,没有必要通过某种封闭的、僵化的定义来固定日常语言。

东方舞蹈艺术哲学对于欧洲舞蹈艺术哲学、西方舞蹈美学和其他地域舞蹈美学而言,具有某些“家族相似性”,它们在生成源头、初期发展形态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因为文学艺术内在规律所具有普遍性。虽然东西方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底蕴,但却具有了某些“家族相似性”的舞蹈现象,将东西方舞蹈艺术连接起来,跨越了种种约束,使人们用全新的世界性眼光来打量舞蹈艺术现象以及它们的关系。东方与西方文化、物质的交流,都被巨大的时间空间、地理空间阻隔的十分艰难。 “三道弯”体现了东方舞蹈的美学特色,动作形态身体以逆反向度呈S状,是最性感而典雅的女性舞姿。从古至今,中国舞蹈就有多种多样的“三道弯”造型。例如“胶州秧歌”、“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安徽“花鼓灯”,朝鲜族舞蹈等也都呈现出各种“三道弯”的舞姿。

欧洲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变革运动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文化成就了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成果—芭蕾舞,它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个人主义观念和科学的人体美观基础上的,芭蕾舞展现了新型人体静态与变化之美的精髓。芭蕾舞最本质的特征是非自然性的人工制品,它所呈现的动作并不是生活中动作的本身,它的外开、伸展、绷直、托举,都是深涵了个人主义主张,强调个人自我支配,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世界观,也就说明欧洲的芭蕾舞为“伸展性”舞蹈。从科学性来讲,欧洲芭蕾舞动作姿势原理是符合几何结构图的。舞者的上半身短于下半身,为了更多的加长舞者的下半身,还采用了足尖鞋,舞者的肚脐作为黄金分割线,所以它的造型与流动姿态都符合黄金分割比率,这是非常明显的理性的、科学的美学观念,有着非常清晰的科学性、秩序性还有几何图形的规律性,“一位”、“二位”、“三位”等等,这些都是人为的体系,以几何美学作为芭蕾的理论基础是芭蕾美学的核心。

芭蕾舞的表现形式多以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为代表,而东方舞蹈则多以多人表现的队形来象征特殊的意义。在东方舞蹈的群舞中分为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环形舞蹈和队列舞蹈。原始祖先建造出圆形的小屋,而为了庆祝、祈祷、生存搭起一堆篝火,这种习惯都与形成环舞有着密切关系,围绕着一个中心物来跳舞是我们最为古老的舞蹈表现形式,就连黑猩猩也跳环舞蹈。群体物种的环舞意味着群体的共同控制、占有某些物品,甚至也象征着一些在原始时代的社会性以及联系的亲密性,强调部落的团结。早些时期的环舞还象征着天体的运行规律,有时分为内外圈,舞者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行进和旋转,而这时常常出现某个单独或三两个舞者象征着天体中某一颗或几颗星星的运动进行旋转,这就是东方舞蹈中的胡旋舞。

东方舞蹈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舞蹈,与人们的生存、繁衍后代、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它是一种感性的,并非理性的舞蹈,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密不可分,直到20世纪中期这种情况才有所缓和。在古代东方舞蹈中,舞者常常需要演绎动物、妖魔鬼怪、神灵,舞者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并进入所饰演的角色中,变为他所饰演的动物、妖魔鬼怪、神灵。这成為象形舞蹈,舞者为了更明确的饰演角色,有时会带上刻画出被模仿的生物的模拟形态的面具,让象形性舞蹈角色更加鲜明、具体,舞者在其中充分的转换身份。

东方舞蹈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它的虚拟象征性让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空间,甚至可以同时营造出多个时空、空间。例如在舞台上表现衙门升堂的舞蹈,一个舞者作为县官,排成两排的舞者作为小兵,三个百姓表现击鼓上诉状的百姓,而手中并没有鼓棒,面前也没有鼓,只是通过击鼓的动作、虚拟的鼓棒与鼓来表现击鼓上诉状的场景。这种虚拟性只是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人们记忆中的场景再现动作。这种虚拟象征性是东方舞蹈惯用的表现手法,它使得东方舞蹈增添了一丝韵味,大大增添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东方与西方人们的审美是多种多样甚至千差万别的,他们既有相同的元素,又有清晰的不同,他们共同构成了审美观念,缺一不可。在东方舞蹈与西方舞蹈之间有相似的审美活动,但不同的社会思想观念是它们的舞蹈审美活动并不完全一致。东西方舞蹈也有着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它不同于其他一般的生产劳动,舞蹈艺术产品不是具体的,我们决不能把它们二者用某一地域或民族的审美活动用来制约、约束、规定其他地域的舞蹈审美方式。总的来说,“家族相似”是相对的,而东西方不同地域的舞蹈差异性是绝对的。东西方舞蹈艺术哲学彼此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20世纪以来,西方芭蕾舞蹈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东方乃至其他国家有了深刻的影响,使东方舞蹈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许多地区相继效仿芭蕾舞的规范化、体制化、科学化技术化,让原本古老的、非理性、非科学的东方舞蹈形态有了根本上的变化,大大提升了东方舞蹈的技术水平、创作思维、艺术形态。西方后现代舞蹈艺术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国家产生观念上的影响,对东方舞蹈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这一改变还在路上,东方舞蹈还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达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页。

[2]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达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页。

[3]李萍:《东方.西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猜你喜欢

芭蕾舞舞者美学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印花派对
家中的芭蕾舞学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跳芭蕾舞
纯白美学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