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探究

2019-10-21刘振荣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策略探究阅读教学

刘振荣

摘 要: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至关重要[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主体 阅读教学 策略探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语感、发展学生个性以及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过程中的基础阶段,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差异开展有效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积极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个性化主体意识被淡化轻视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包办代替,以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代替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在教师“主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知识缺乏一定的举一反三的迁移应用能力,导致阅读效率始终不高[2]。在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致力阅读过程训练,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的能力是阅读教改的必由之路。教师也要珍视、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主体体验。

2.阅读教学缺乏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 缺乏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只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建议去进行教材解读,没有经过自己的内化吸收, 对目标的把握自然不到位。 有的教师只从自己教的角度出发,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细读研读文本,就与实际相脱离了。而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且不能从学生视角出发,当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时,准备工作就不够充分。

二、基于学生主体探究小学语文有效阅读

1.树立以生为本观念,有效设计导学案

语文教材是编写者在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加工整合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学目标及导学案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主观臆断在研读教材后自行设计教学目标,在预设教学中以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有所忽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从教学备课阶段设计出与学生相符的导学案,以此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设定学习目标时,首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认读的7个生字和会写的8个生字;自学课文划分文章层次,仔细阅读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相关段落,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掌握重点词句,将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做详细分析;其次,展示自学要求,如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上写一写,结合文章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等;最后,实施导学诊断,这是整个导学案的主体,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预习的基础知识和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个性化解读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圈出疑问,教师也能根据收上来的导学案作业调整教学重难点。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开展分层教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3]。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着重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够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教学引导过程中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收获,取得进步。

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做好学生的分层,以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都能有所进步。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层次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成绩中等的孩子主要找到短板所在,挖掘背后出现知识断层的原因,寻求有效手段促进他们突破自我,针对语文学习较好的学生,要能够实现知识的自我拓展和完善。同时还可以采用“帮扶”教育模式,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最后,在课后辅导层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提供不同程度的指导,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进步空间,实现学生的进步发展。以阅读教学内容为例,有梯度、有层次的设计教学内容不但丰富了教学设计,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的特点与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既有认知经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开展形式丰富各样的教学手段推促每位学生取得进步。

3.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合理创设多样情境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兴趣作为支撑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4]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的创设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展开阅读。

比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唤醒学生的记忆,课堂上,教师开展游戏,跟学生一起开展“比眼力”的游戏,利用多媒体给出燕子的某个部位如尾巴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从哪里看出来的。由此引出话题,生活中你们见过燕子吗?你对燕子都有哪些了解?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的生活经验将静态图片转化成学生动态的关于燕子的认知,在画面想象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4.实施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自主性的充分体现,也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合理分组,在主题指导和学习任务的驱使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知识、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实现系统知识的完善构建。

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其次,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以《钓鱼的启示》一课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课堂上,教師让学生在朗读探析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并体悟“钓鱼”这件事带给作者的启示。如提出问题:“你们在自主学习课文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哪位同学钓过鱼?想必肯定知道钓到一条鱼多么不易,面对自己好不容易钓到的鱼,你会放生吗?”“研读课文说一说作者钓到鱼的心情,为什么不愿意放走鱼?”“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哪些改变?”这样,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析。在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后,教师就可以将语文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把握交流机会,在开放课堂的积极探究过程中分析解决阅读疑惑,以此实现自主探究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5.基于学生个性阅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评价中,更多的是针对效果产生的评价,注重评价项的全面,权重的分配等,要想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效益,首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标准、方式多样化这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阅读教学评价中,要得到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就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意见,这些方面包括教师、学生、同学等。教师是对学生阅读情况了解最为客观、全面的,在一次次测评中对班级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速度、阅读鉴赏能力和語言表达水平都有充分知识。其次,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程度不同,认知水平各有差异,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切忌单一呆板。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阅读理解能力低的情况,教师的评价标准就可以着重于学生的阅读基础评价,尽量给予学生好评和鼓励,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评价标准的表格制定中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阅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是否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在知识的运用上是否有迁移同化;在问题的探究中是否能运用合作的方式等,在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机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探究阅读教学有效性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充分体现,也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应然要求。随着人们对学生主体发展潜力的深入认识,一线教师更加认识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巨大作用。在深入分析传统阅读弊端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从树立以生为本观念,有效设计导学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开展分层教学;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合理创设多样情境;实施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基于学生个性阅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引领学生展开深入阅读探究,实现语文阅读课堂的生机活力迸发。

参考文献

[1]张建辉.阅读教学中应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75-76.

[2]逄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现代交际,2016(21):179.

[3]宗建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53.

[4]林高亮.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05):79-80.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策略探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