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有效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

2019-10-21唐秀希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实际生活联系小学数学

唐秀希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而展开教学,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和数学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最终学会进行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为此,以下文章就讲述了小学数学老师如何进行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并提供了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际生活  联系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老师不仅需要关注对学生们的数学教学,还应该促使学生们数学能力的增强,使他们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以此帮助学生们重新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基于这一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要有效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首先应该重视教学的开端——课堂导入环节。为了使学生们产生对即将要学习内容的兴趣,数学老师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引入实际性的内容。而且,如果数学老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中使用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案例或者是一些现象,那么便可以充分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莫大联系[1]。而且,基于实际生活背景,学生们也会产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兴趣,进而产生探索新知的强大动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时,便可以这样进行对新课的导入:同学生们有谁可以告诉一下老师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面对这一问题,学生们都非常踊跃地举起了手,并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说自己家住在10单元,教师提问说10单元在哪里呢?你家住在10单元的哪个位置呢?可不可以将说一下更加具体的位置呢?此时,很多学生都陷入了沉默,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描述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因为他们都很想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具体的描述自己的位置。基于这一情形,数学老师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将“位置与方向”则以新课内容引出来。当数学老师向学生们讲述完这一部分内容后,教室有可以回归到刚上课时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此时,学生们便可以清楚地回答出自己家的具体位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处于生活的实际场景当中,既可以使他们学会这堂课所要传达的方向与位置的知识,又可以使他们真正明白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一数学知识的意义。

二、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探究新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位置,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引导作用。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学都是基于学生实际生活,以此来进行对新知识的引入,这样有利于学生们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最终促使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2]。但是就小学生来看,他们很难长时间的集中自身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很容易错过教师所讲授的教学重难点。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拉近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们讲述“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便可以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们展示一个大蛋糕的图片,并问学生们“看到这么美味可口的蛋糕,同学们想不想吃一口呢”,此刻,学生们立刻抢着回答说“想”。然后教师可以找几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如果我现在随意地切开(不均匀)这个大蛋糕,你们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听到这一问题,学生们自然会回答说不公平,因为老师切的蛋糕大小不一样。基于这一形势,教师可以将平均分的概念自然地带入出来,告诉学生们平均分其实就是将一块蛋糕分的一模一样大小,并用手比画将蛋糕从中间切开。然后向学生们提问:”这下老师的分法公平吗?这个蛋糕可以仍然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吗?此时,因为蛋糕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不能再用整数表示,这样一来,便只可以用接下来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分数”表示。因为在这一教学情境下产生了对分数的好奇心,所以学生们能够产生很强的学习动力。紧接着,教师在利用可见,将蛋糕分成四份,并去除其中的一份,并用1/4来表示。如此一来,通过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情景,学生们便可以有效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看到直观具体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而更好地认识分数的概念。

三、应用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识,提高课堂实效

当前情况下,小学生们大多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出现学习完新知识后便不及时巩固的问题,这样一来,便导致他们短时间内忘记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而造成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从相关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小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并会因此产生很强的求知欲。为此,基于学生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小学数学老师就应该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教学新知识后,数学老师可以及时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使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增强[3]。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們不仅可以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并使他们产生更强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们教学完“平移”的内容后,便可以向学生们操作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移事例,如推拉窗户和拉动黑板等等。如此一来,基于实际的情境,学生们便可以对平移的概念和特征有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就应该时时刻刻利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以此来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的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必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以此来展开对他们的数学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们高效率的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潘明菲.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251.

[2]刘玲玲.浅议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南北桥,2019(1):172.

[3]刘丹丹.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数码设计(下),2018(12):26-27.

猜你喜欢

实际生活联系小学数学
电气工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