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上的美育

2019-10-21陈伟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

陈伟

摘 要:用眼睛读,用耳朵读,用鼻子读,用心灵读等多種形式,读出语气的跌宕起伏、语速的快慢疏密到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总之,语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文字的独特美学魅力,以形象促联想,开拓学生审美视野,使语文教学达到美感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最佳教学境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学

小学语文课文留有空白点,这是艺术的特性和韵味所在。教师应善于发现文本预设的空白点。教学中抓好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对作品的补白,使他们与文本中的主人公接近,与文本接近,与作者接近,以此达到主、客体的协调。如《白杨》一课结尾写出“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在沉思什么?学生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在想象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了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文本中的人格美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其从文本中汲取营养,进入一种美的境界。

一、展开想象,创造“美”的形象

“创造”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从而塑造出新的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创造”,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进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在学习《海滨仲夏夜》一课时,初读课题,就有一种清爽、舒适的感受。这种感觉把我和学生带到了海边,而且是夏日的海边。同学们读文章后,不仅从书中找到描述太阳落山后的美景的句子,还用画笔,画出了一幅幅《海滨仲夏夜》之日落美景,每幅作品中都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感受,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个性,是他们让夏夜的海滨充满情趣,让海滨的夏夜更加美丽!

二、走向社会,发现“美”的生活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语文课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法国着名雕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的变化,倾听小草的诉说,触摸大地的脉搏;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体验其中的情感,感悟作品的底蕴;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通过认真的观察,专注的倾听,深入的探究,仔细的体味,让学生在美的环境里诗意的栖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参考文献:

【1】王燕. 小学语文优化阅读教学中美育的实施[J].  中华少年. 2017(36)

【2】寇爱华.美育渗透在教材中 美感领悟从语言来[A].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 2005

【3】畅乐.小学语文课堂美育渗透教学[A]. 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2017

【4】张发军.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A]. 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5

猜你喜欢

美育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