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影响力分析

2019-10-21孙子玉

速读·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符号文化

孙子玉

◆摘  要:选择适合中国当代形象的文化符号并将其良好的传播到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消除国际误解,扩大对外交流等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传播

美国《新闻周刊》曾集合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网友的综合投票,评出12大文化国家的20个文化符号。在代表中国文化符号方面汉语排第一位,接下来是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坛、毛主席、针灸和中国烹饪。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入选的大多为风景名胜和历史名人,从文化的厚重感和文化价值方面看自然成色十足,但从文化的影响力方面看,我们就必须考察一番。入选美国符号的有华尔街、迪士尼、NBA、好莱坞、星巴克、麦当劳、自由女神像等,入选德国符号的有宝马、保时捷、西门子、马克思等。这些文化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有的代表思想,有的代表艺术,有的代表商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且是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价值,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符号的影响力稍弱一些,特别是在创造经济价值方面。

当前中国文化符号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符号相比影响力较弱,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够好,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可知,文化的发达程度是要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越发达,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便越丰富,文化的吸引力也就越强。西方发达国家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商业十分发达,脱胎于经济领域中的文化符号也就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我们看入选美国的文化符号大多出自商业领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经济对文化的支撑度不够,因此无法将文化的吸引力完全展現出来。

我们决不可妄自菲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必须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现今,中国的高铁、网购、扫码支付等都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适时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符号对中国的发展具有诸多现实意义。

一、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符号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可以促进或延缓经济的发展。因此,进步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可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比如说“中国功夫”就是较为成功的例子。中国功夫片在西方的成功,促进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许多外国游客还来中国少林寺旅游观光。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向世界很好的传播了中国的武术文化。

二、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符号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代表中国的国际文化符号理应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各种信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文化的相互撞击,很容易让青少年迷失方向。因此形成鲜明进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符号对青少年的成长就极为有利了。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形成一个进步的国家符号对于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大有裨益。

三、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符号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鲁迅先生说,对待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塑造中国国际文化符号的时候也应做到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理念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是适用的。例如“和谐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就充分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快餐文化越来越有市场,许多人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而国际文化符号所反映的是一国文化思想的精华内容,在文化符号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我们就要不断地探究发掘古典文化的精髓,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有帮助,同时对提升国民素质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符号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消除国际误解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才能更好的进行改革开放。用什么来介绍中国?用什么来吸引外国人的目光?当然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但是,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差距,西方社会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而许多不了解中国的人往往会被这些言论所蒙蔽,进而对中国产生误解。通过中国符号的直观宣传,往往会给他们开起认识中国的另一扇窗,从而起到消除误解、密切合作的作用。更有利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①吴格言.文化传播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3(1):8.

参考文献

[1]吴格言.文化传播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3(1).

[2]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2(1).

[3]易益典.社会学教程第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3(1).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符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谁远谁近?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