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2019-10-21田源汤明明谭大勇班春霞陈建根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抑郁症糖尿病

田源 汤明明 谭大勇 班春霞 陈建根

【摘  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某社区2017年3月~2018年3月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和健康宣教,干预组采取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两组均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在干预前后血糖达标情况,抑郁情况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血糖水平、缓解抑郁症状并改善认知功能。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社区老年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87-02

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糖尿病总患病率增加的同时,老年人群患病率增加显著,且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不甚理想[1]。老年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成为当前棘手的问题。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群更易患抑郁症,其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2~3倍[2],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情绪低落,常内疚、自卑带有无法自控的负面情绪和挫败感[3]。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2 型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均增加,2 型糖尿病不僅与血管性痴呆相关,还与AD 型痴呆症有关[4]。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重,老年人患有几种慢性疾病的共病现象变得更为常见,进行相关研究很有意义。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是一组通过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5],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循证医学表明表明CBT可以改变心身障碍患者的认知,改善其负性情绪,增加心身疾病的疗效[6]。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采用CBT对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疗效,为此类人群的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某社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80例患者,年龄60-85岁,男女不限,随机抽签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为63~84岁,平均年龄为(71.39±3.61)岁。干预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为64~85岁,平均年龄为(71.45±3.7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入选标准:符合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 T2DM 诊断标准[7],采用常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者;符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2015诊断标准[8];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研究期间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筛选前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疾病等;有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和依赖;筛选前4周内使用抗抑郁药物者;听力及语言表达障碍者。

1.2方法

所有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治疗方案均不做重大调整并接受为期3个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每月1次,由内分泌专科医生分别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进行健康宣教。

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患者服用降糖药物治疗,降糖药物为格列齐特、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口服降糖药;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团队认知行为治疗:分为三个阶段治疗。由国家二级心理治疗师与内分泌科医师参考“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共同制定认知治疗方案,由国家二级心理治疗师实施,操作者有多年心理治疗经验,能熟练运用CBT技术治疗心身障碍。每周治疗1次,每次60分钟。疗程12周。治疗内容:(1)第一阶段:充分沟通建立互信的合作治疗关系,通过松弛疗法让其放松心情,了解其心理背景,评估患者与糖尿病相关的重要生活事件(负性的情绪)、存在的问题(血糖控制不稳、并发症)、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社会支持以及不良信念。(2)第二阶段:向患者解释CBT的原理,帮助其学会识别、观察及评估自身的负性思维,引导其纠正认知偏差、改变对生活的信念,建立新的认知模式,向其介绍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康复知识,让其了解糖尿病治疗效果、疾病转归及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同时向其介绍低血糖的识别及防范,鼓励其向其他同伴分享成功的治疗经验,建立科学的应对方,增加患方治疗参与度与积极性,每次治疗后都布置监测自动想法的家庭作业。(3)第三阶段:对治疗进行总结,对合理的行为训练进行巩固,如正确的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睡眠习惯等。

1.3 观察指标

(1)血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达标评估: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6.0 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为达标;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为达标。(2)抑郁评分;根据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对其抑郁程度予以评估,其分值范围为0-64分,分值越低表明抑郁程度越轻;(3)认知功能评分;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量表总分范围为0-30分。其总分越高表明认知缺损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比较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生化指标比较:

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评分均有下降,干预组抑郁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2.3 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智力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上升,干预组评分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3 讨论

由于非精神心理科医生受专业知识范畴所限,对临床上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专业敏感性相对较低,对心身疾病的诊疗认识不够,会出现针对共病患者的诊疗率偏低。当前,对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存在认识不够,诊疗率偏低,从身心医学角度出发,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将有助于此类疾病的诊疗。本研究依据社区老年糖尿病特点制定团队认知行为治疗(CBT)方案,采用此方案对伴有抑郁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血糖达标率水平优于对照组,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能不同程度上识别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对糖尿病并发症及低血糖的恐惧等负性情绪明显减少;同时干预组认知缺损情况得到改善,认知功能得到提升。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助于控制其抑郁症状和恢复其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①研究病例数较少,随访周期短,无法评价认知行为治疗对此类患者长期血糖、抑郁、认知情况控制的疗效。②糖尿病的不同治疗方案可能对本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③在心理测试中,个别老年人可能对量表中的某些问题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对结果分析会带来一定影响。若能改进这几项因素,并加入其他抑郁量表、认知功能、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量表,可能会获得更有意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年11月第9卷 年會专刊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 November 2017,Vol. 9 .63.

[2]   Ali N,Jyotsna V P,Kumar N,et a1.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type 2 diabetes compared to healthy nondiabetic controls[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13,61(9):619—621.

[3]   龙飞艳,严谨,胡平安,等.团体咨询对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英文)[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8):879-885.

[4]   杨立勇,沈喜妹.老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30(10).

[5]   臧刚顺,宋之杰,赵延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3):560-563.

[6]   Mohammad Khodayarifard.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在治疗心身疾病中的应用(英文).世界心理治疗学会.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论文摘要. 世界心理治疗学会,2008,2.

[7]   Ali N,Jyotsna V P,Kumar N,eta1.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type 2 diabetes compared to healthy non diabetic controls[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13,61(9):619—621.

[8]   卢瑾,李凌江,许秀峰.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评估与诊断[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3).

猜你喜欢

抑郁症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