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展望

2019-10-21徐光辉旺敬强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展望中医药

徐光辉 旺敬强

【摘  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我们对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要有所思考及突破,争取在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并提示其更深层次的机制。为更好地提高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本文从研究展望的角度,对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进行分析,以便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54-01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所有中风病中缺血性中风约占75%[1]。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研究已从经验医学进入到实验学的领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药物有明显的改善其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如脑缺血后再灌注继发脑损害等),同时还证实了许多中药对缺血性脑损害有保护或逆转作用[2],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总结我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到,中医药界在中风病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拓了思路,积累了经验,尤其是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我们对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要有所思考及突破,争取在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有所创新,突破主要依赖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框框,使理法方药更加完善,并提示其更深层次的机制。

1 临床研究要合理的科研设计

临床研究对象已从传统的中风后遗症、恢复期转向急性期,因此,缺乏合理的科研设计,无形中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或者说其疗效优劣不能真正反映出来。其中最得要的是对照组的设立,采用随机化分组和盲法原则。中风病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的恢复包括自愈进程和病理学修复进程两个部分[3]。否则,很难区分是自然康复还是治疗效果。另外,为了避免医生和病人造成的偏差,设计中还应采用盲法,至少是单盲,以提高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水平。

2 临床研究要体现中医特色

辩症、辩证仍是一个被研究的问题,如何纳入研究对象变是研究的方面,但应以临床疗效为主要衡量指标。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应用及研究不应局限于原方药及用量,我们就继承古人的经验并大胆创新,发挥中医优势,体现中医特色。

3 动物实验研究要紧跟科学前沿

一是近年来,有很大一部分的实验事实是重复实验,缺乏创新性;二是缺乏能较好符合中医理论的动物病理模型,不过,最近已有人进行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三是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4 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研究要相互结合

对补阳还五汤进一步研究应注意药物作用与其物质基础的研究,药效与药化的研究,拆方与类方的比较研究及主要有效成分部位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结合目前药理研究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多科学、多层次、及至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尤其是对有效成分部位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出该方有效成分部位的最佳组合,更特异更敏感地反映其作用,进一步明确该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并为其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

5 为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开创新思维

从中医临床研究及部分动物实验研究资料看,所采用的检测指标等较为陈旧,许多仍是局限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观察,近年来的研究已涉及脑代谢和自由基的毒性损害、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神经营养因子、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胶质细胞反应、基因表达、钙超载及细胞凋亡等,所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必将给中医药开发注入新的生命力。

6 加强中西医结合切入点的研究

在中风病的机理机制研究方面,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中风病急性期,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超载、自由基、ET等一系列损伤后“级联反应”产生的神经化学毒素,可能是中医“毒邪”的物质基础。“毒邪”作为中医学重要的病因学概念。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均可转化为毒,而中风病急性期气机逆乱,痰热腑实等病理状态均有助于其向毒邪转化。所谓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好转化为毒。病机演变可产生瘀毒。病机演变可产生瘀毒、热毒、痰毒等。临床应用清热解毒、通腑排毒法治疗中风病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优势。

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許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寻找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寻找研制开发适应症广、疗效高、使用安全方便的中药新药,这不疑提高了中风病的中医疗效,丰富了中风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徐茂.分析中医综合疗法运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的疗效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0):161-162.

[2]   胡启红.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 [J].心理医生,2019,25(1):84-85.

[3]   竺震雷.清热化瘀方对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恢复和中医证侯评分的影响 [J].山西中医,2017,33(3):20-21.

猜你喜欢

研究展望中医药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药都安国转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