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10-21刘排英
刘排英
摘 要:阅读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起到精华心灵、丰富认知、启迪思考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正处在能力养成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教师,一定注意加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认真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实现阅读能力的大提升。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以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性格养成、思想成熟的重要方法。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组成部分,阅读促进学生成长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的养成,是学生获取各个方面的知识、拓展社会认知、丰富思想阅历的重要方法,与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帮助小学生在养成良好语感的同时,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表达内心想法的途径。
一、构建良性互动关系,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与其他教学形式不同,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把学生自我表达、自我表现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下去,才能够达到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对之前形成的那种固定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从注重教学成绩逐步转向注重学生的亲自动手、自主思考,通过建立良性的沟通方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缺少沟通,学生一直是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永远是老师的跟随者,只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单纯的旁听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调动起学生自我展示的积极性。例如,在选择阅读教学文章时,可以再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给学生几个阅读的题目,让学生从题目中选择阅读内容,并且让选择阅读题目的学生介绍一下为什么会选择这篇文章,并且鼓励学生把所选文章当中的一句话或者部分内容给大家讲出来,让学生共同分享。通过学生的分享,教师从中选择出一些表达展示的比较好的内容在课堂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展示出来,让小学生自己感受一下,并且通过展示让学生有一种获得感,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的目的。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且详细进行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来讲,既可以了解到小学生关注的内容是什么、对哪些阅读的内容有兴趣,也可以讓小学生对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有一个更加深刻地理解,为更进一步开展阅读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阅读指导,针对不同学生情况采取不同指导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家长经常会向老师反映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有很多小学生平常读的书也很多,但是阅读效果并不好,与预期的目标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其实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及时介入,及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受益终身。在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问题涉及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人物性格等方面,这样学生能够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样就可提高学生理解文章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如前面介绍的,教师应在每次的阅读课都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此外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事先布置几个简单的问题,读完后与同学们分享,告诉大家读的文章好不好,好在哪里,个人喜欢书中哪一个角色或者哪一个情节。通过学生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加深印象。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天长日久、不断重复的结果,贵在持之以恒。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嫩而就的,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学生不断坚持,不断积累。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惯例,勤于思考,读后有所收获,有所体会,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了。
三、精心组织阅读教学,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小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首先精心设计,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做到事半功倍。其次,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老师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能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再次,重視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学生通过识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逐步培养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感受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启发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是促成学生多种感受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马红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2]兰海娣.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及提升策略[J].课外语文,2018(15).
[3]隋金高.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208.
[4]王炯炯.浅议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读与写,2017,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