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2019-10-21杨玉辉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活能力优质护理干预护理质量

杨玉辉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实验组接受老年脑梗塞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老年脑梗塞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更高,生活活动功能、神经功能两方面的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比较满意,患者的生活活动功能、神经功能等生活能力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关键词】老年脑梗塞;优质护理干预;护理质量;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133-01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加快,致使脑梗塞患病率呈递增趋势,作为老年人的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脑梗塞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以猝然昏倒、言语障碍、半身不遂为典型症状。为改善脑缺血区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患者多于发病期入院治疗,为提高患者就诊安全性,各医院均借助护士力量提供医疗帮助,保证患者躯体舒适,平衡心理需求,获取较佳治疗效果。优质护理作为常规护理的延伸,强化床旁护理,深化护理内涵,严格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高护理水平,通过优质服务提升病人及社会满意度[1]。本研究选择8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探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22例; 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4.9±2.4)岁;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 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5.0±2.5)岁;入选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2)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48 h;(3)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妇女;(2)肝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等患者; (3)人格障碍者;(4)伴癫痫病史者。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本身体质相对较弱,再加上受到疾病的折磨,因此在其患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关怀,并增强与患者的交流,熟悉其基本信息,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另外还应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建议患者家属要应给予其理解、关心,从而改善其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环境护理: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对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喜欢清静的老年患者。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期开窗、消毒,确保患者身心状态的愉悦;(3)用药护理: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服药,但因老年人易受到学历、健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服药依从性较差,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另外还应告知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免患者出现恐慌;(4)康复护理:①肢体训练:护理人员可采用揉、搓等方式刺激肌肉,同时协助患者翻身、坐起及行走等活动;②吞咽训练:定期按摩患者面部肌肉,在其进食时可选择半卧位,并用健侧牙齿咀嚼,同时用手推动喉部;③语言训练:护理人员可先从简单短句开始,并结合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表达,同时制定训练计划,定期进行语言训练;(6)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嘱咐用药事宜、功能训练等方面;同时建议患者注意检查自身状况,若出现问题及时就诊。

1.3指标评价[2] (1)护理有效率:①基本痊愈:NIHSS评分至少降低90%,0级病残;②显效:NIHSS评分至少降低46%,1-3级病残;③有效:NIHSS评分至少降低18%;④无效:NIHSS评分降低幅度小于18%。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护理满意度;(3)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内容有意识水平、面瘫、肢体运动、感觉及语言等方面,分数越低提示恢复程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有效率分析  实验组24例基本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护理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19例基本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76.19%(32/42),两组护理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NIHSS评分(3.5±1.3分)、护理满意度(97.62%;41/42)显著优于对照组(6.4±2.0分)、(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性脑梗死是近几年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它极大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大多数脑梗塞死往往是因急性血栓产生或其它部位出现血栓转移而造成局部脑血管受到阻塞,所以及时治疗护理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优质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而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护理的新型模式。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另外它还能够表现出护理行业良好的整体风貌,强调以人为本,显示了医疗人员对患者生命的尊重。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缓解医患关系,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燕林.优质护理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J].甘肃医药,2019,38(1):89-90.

[2]      孙红英.优质护理在提升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0):69-70.

[3]      李娜.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名医,2018,2(12):147.

猜你喜欢

生活能力优质护理干预护理质量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研究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