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混凝土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2019-10-21张宏春

建筑与装饰 2019年18期
关键词:质量缺陷防治措施混凝土

张宏春

摘 要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关系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性能乃至结构安全。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预防并分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露筋、蜂窝、麻面、裂缝、孔洞等质量缺陷,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 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确保结构安全。

关键词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混凝土施工常見质量缺陷

1.1 混凝土露筋

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露出混凝土表面。露筋的主要原因:①钢筋保护层垫块少放,钢筋绑扎不到位,使钢筋紧贴模板。②钢筋设计过密,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施工时作业人员操作不当。③拆模时间过早,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低而导致缺棱、掉角,露筋[1]。

1.2 混凝土蜂窝、麻面

蜂窝指的是混凝土结构局部有疏松,表现为石子外露而水泥砂浆过少,形成像蜂窝状现象。蜂窝有水平的、倾斜的、斜交的蜂窝。形成混凝土蜂窝的原因主要如下:

①混凝土在倾倒入模时,特别是柱、墙因混凝土倾倒高度大,没采取有效措施而导致分层离析。混凝土在振捣时振捣不到位。②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搅拌时间不到位,和易性差,在运输过程中已有离析现象。③模板制作支撑不牢,接缝不严,出现跑浆、漏浆。

麻面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有缺浆、起砂、掉皮、麻点,外表呈现为面积不大、深度不深、质地酥松的凹点,且无钢筋裸露现象。产生麻面缺陷的主要原因:

没有执行严格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充分,密实性不够, 没有及时排掉气泡,气泡滞留在模板表面, 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1.3 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材料变形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引起的开裂。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主要有:

(1)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到位,特别是夏季施工,如果混凝土遭受到高温和日晒等, 会导致混凝土收缩, 造成开裂现象。

(2)温差裂缝。混凝土凝固硬化过程中, 内部前期会有大量水化热的释放,会形成拉应力,后期当混凝土降温时, 内部同样会产生拉应力, 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温差应力, 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

(3)荷载裂缝。具体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规范作业,施工荷载过重导致混凝土初期受力不均,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或者设计钢筋配筋间距太大,钢筋的承载力超出其承受能力而造成开裂。

1.4 混凝土空洞

空洞是由于混凝土灌注时局部堵塞,混凝土浇筑不到,构件中产生空洞,空洞是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影响结构安全。

产生空洞的原因主要:

(1)施工作业不合理,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或漏振,模板拼接支撑不牢,漏浆严重。

(2)钢筋设计过密,钢筋间距偏小,特别是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根本下不去或者模板内堵塞垃圾等异物不利于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配制混凝土的砂石级配不好;施工时混凝土和易性差, 混凝土石子与水泥浆分层离析严重。

2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2.1 露筋防治措施

(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避免踩踏、撞击钢筋,确保钢筋位置正确,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拆模过早,导致缺棱少角。

(2)露筋表面冲洗干净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或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2]。

2.2 蜂窝防治措施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控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操作,避免振捣不实、漏振和过分振捣。振捣方法、时间都要控制好。

(3)模板支撑牢固,拼缝严密,避免移位;确保不发生漏浆、跑浆。

(4)发现蜂窝口面积比较大,且比较深的话,应当将混凝土表面全部打毛清理干净,采用气压喷射法或手工将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修复填补,并进行适当的养护。

2.3 麻面防治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钢模板,要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

(2)在混凝土浇筑时,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使其密实度达到要求, 确保混凝土排除气泡。

2.4 裂缝防治措施

(1)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包括水泥和砂石粗细骨料质量。并按照操作规程拌制、运输、浇筑好混凝土。

(2)重视混凝土的养护这一关键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环境条件, 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 确保混凝土强度外观等后期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拆模应严格依据实验数据控制好拆模时间,严禁过早拆模。底模应当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够拆除。

(4)一旦发现结构裂缝,应对结构安全度进行校核, 并采取相应的注浆法、粘钢法等整改、加固处理措施。

2.5 空洞防治措施

(1)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配合比,不得漏振或振捣不实。钢筋过密部位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确保成型后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2)模板表面不得粘有干硬的水泥块;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模板拼缝要严密,及时清理模板内垃圾等异物,保持混凝土浇筑下料通道畅通。

(3)处理空洞:通常先清除疏松石子,再在孔洞四周涂素水泥浆,采用气压喷射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修复,最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如果孔洞尺寸过大,应该经相关单位共同制定修补方案,方可进行处理[3]。

3结束语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绝大多数质量通病都是因为施工操作不规范,不注意细节造成的。为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只要在施工前应加强预防,对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注意细节的处理。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质量通病就能很好地解决,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奎.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141-142.

[2] 林贻贤.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福建建材,2011,(08):24-26.

[3] 莫雨函.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原因与治理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38):46-47.

猜你喜欢

质量缺陷防治措施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中山市某医院电子护理文书环节质量缺陷分析与对策
长螺旋钻孔压灌砼后插钢筋笼工艺在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电子计量技术存在的缺陷与对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