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2019-10-21李志琴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小学生

李志琴

摘  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它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将其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全面落实,用科学严格的管理,推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熟练掌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各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行为逐步达到规范的要求;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展开行为评价,深化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多年来,我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工作列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突出其在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要求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全面落实,用科学的管理,推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工作深入开展。在工作过程中既全面突出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内容,又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阶段内,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点内容和具体要求,使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好习惯受用一生

习惯就像是安装在每个人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人们的行动。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了不迟到的好习惯,他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凡事要早做,必须抓紧时间,这样长时间的坚持成就了自己的习惯,正是这种“早”习惯使他成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可见,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也只有坚持不懈地教育、训练,再教育、再训练,才能促使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结合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例,组织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新《规范》,深刻体会了新要求、新内涵,高度认识了贯彻新《守则》、新《规范》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特点和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制定了校《日常行为规范》,并以一个学期为训练周期,采用分阶段开展贯彻养成教育系列教育活动。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开学第一天,各班就将新《守则》、校《规范》上墙,并利用主题班会,每日的早自习会、校广播站等逐条学习,深入理解。班主任利用每日一道理和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贯彻养成教育意义的认识,通过学生讨论发言,谈体会、定目标、表决心。开学二周内各班制定了落实计划,全校学生都将新《守则》、校《规范》熟记于心,并决心将其变成自觉行动。

学习之后,同学们对“是与否”、“该与不该”有初步的认识与体验。学校在此基础上按照养成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一日常规,在校园内采用示范的方法,如:每天晨检时敬礼、问好;全校性排队集合(升旗仪式、做操、路队);校园行走则可以采用实践法进行等多种方法。在班级中通过班、队会的形式,让遵守校《规范》成为学生们自觉地行为。另外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教育疏导,晓之于理

每月末,针对一个月的贯彻落实情况,认真组织班主任和学生进行自检自查,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各班经过认真准备,召开班会,每个学生针对自身表现,总结自己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班主任也根据本班情况于每月底对本月行为习惯养写好总结,学校召开了班主任汇报会,汇总在养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

(三)榜样示范,促进养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特别是一些优秀班级和学生个人逐渐突显出来。班级评出了“进步星”、“文明星”、“劳动星”、“学习星”等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这些典型的树立起到了明显的带动和激励作用,有力推动了养成教育的全面落实。

(四)持之以恒,金石为开

行为习惯的落实易,形成习惯坚持永久难。为防止这种养成教育表面化,学校专门组织班主任召开养成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大家各抒已见,探讨巩固提高的有效途径和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的最佳办法,例如,每周的升旗式,每天的间操,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巩固养成教育的最佳形式和契机。学校刻意训练了学生肃立的姿势和队列,培养他们的整体意识和自控能力。几百名学生站在操场,动则整齐划一,静则纹丝不动,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證贯彻养成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经常性,学校还制定并严格执行了《班级日常管理量化考核制度》《主题班会制度》《师生一日问候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公物保管制度》等,并完善了检查、考评机制。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各班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

三、好习惯来自于榜样的示范作用

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小学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我觉得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下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学生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好习惯来自于家校共建

孩子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学校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通过家长会的简短的交流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并建立班级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本班养成教育内容,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培养小学生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