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关于文言文的思考
2019-10-21王静
要: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重视文言文的学习。采取可行措施,恢复和发扬文言文的创作,使中华传统文化再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言文;文学遗产
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近百年来,我们很多时候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是有所却失的。最典型的就是在对待文言文方面。文言文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坛上存在了几千年。文言文有着初创、形成、发展、高峰和衰落的过程,从商、周、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历代文人创作了浩瀚如海、光辉灿烂的篇章,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公认的精品。然而文言文在其发展道路上却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
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文言文也同腐朽没落的清封建制度一样被人们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前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在其主将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等率领下,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新文学的正宗。这个新文化运动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当时一些人的言行有些过激。用今天的观点评判就是有些过“左倾”。如有的人全盘否定旧文学。鞭挞文言文,钱玄同就说过:“现在我们认定白话是文学的正宗……对于那些腐朽的旧文学,应该极端驱除,淘汰净尽。”更有甚者还有人主张废除汉字,代之以世界语。“打倒孔家店”是当时最时髦的口号,文言文首次在中国遭到了灭顶之灾。
第二次是在文革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被全面批判。当年一大批在五四前后成长起来的新文化的倡导者也受到了无情地批判,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据不完全统计,文革十年受到株连的人主要是知识分子,将近1亿人。远远超过了秦始皇当年的“焚书坑儒”。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十年文言文被当作封、资、修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到无情地批判,再次遭到了灭顶之灾。
文言文遭到的两次灭顶之灾的直接后果是相当多的中国人读不懂祖先留下来的文言文章,大多数中国文人不会写文言文。纵观新中国近代文学史,很难读到当今文人用文言文创作的文章,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都不会用文言文创作,众多的中国人读不懂祖先留下来的古文学作品。因此一些有识之士担心,长此以往,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重任很难完成。新世纪和新千年中国很难再产生孔子、孟子、老子、屈原、司马迁、韩愈、李白、关汉卿、罗贯中,甚至都难出现鲁迅、郭沫若,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而是应该引起社会和学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如今历史已行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文言文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表现形式,因此应对文言文的学习给予重视,避免中国文言文的历史出现断档。
中国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无论怎么改朝换代,都一直把文言文作为载体被视为文学的正宗必然有它的道理;新中国以白话文作为文化载体视为文学的正宗,也必然有它的理由。太史公司马迁用文言文写出《史记》,被后人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用白话文写成《中国通史》,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史学文献。是司马迁高于范文澜?还是范文澜高于司马迁?这很难下个结论。由些可见,不管是用文言文写作,还是用白话文写作,都可以写出千古好文章,关键在于作家本人的文学功底和历史责任感。
文言文具有简洁、隽永的风韵,或华丽或古朴,哲理深刻,耐人寻味。但有的文章晦涩难懂也是事实;白话文通俗易懂,源于生活,贴进民众。然而一些文章篇幅冗长,存在着媚俗的倾向,读后索然无味也是不争的事实。综上所述,两种文学表现形式既存在着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绝对肯定、绝对否定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伟大的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中华民族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自然科学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文言文在经过半个世纪的沉寂后,现代中国文人逐渐摒弃了以往争论的是非恩怨,在世纪之初,开始注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特殊价值。众多独具慧眼的出版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名著出版發行,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壮举,极大的丰富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但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水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落后了。
因此,在当前国家强调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应当加强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在文言文方面的学习,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为文言文在大、中、小学普及和提高提供宽松的环境,各类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和写作水平。各类文科教材加大文言文的份量。特别是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材应多选古典文学名篇供学生阅读,加大背诵的力度,在考试中应鼓励并允许学生用文言文写作。另外在小说、散文、诗歌、历史剧文学剧本等文学创作领域,允许作家用白话文创作,也鼓励作家用文言、半文言进行创作,实现文学创作形式的多样化,培养造就一代文学新人。甚至在一些通史的编写方面,也可以采用文言、半文言,如按照24史体例编写。这样既可以解决白话历史书籍篇幅冗长的通病,又可以保持中国历史典籍书面语言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钱玄同.尝试集序[C].中国新文学大学建议理论集:109.
[2]理论动态,1490:1-2.
作者简介
王静(1969.11—),女,河北唐山人,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