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婆娑世界 乙弗往事(散文)

2019-10-21王十梅

青海湖 2019年5期
关键词:元宝石窟皇后

王十梅

甘肃天水。

连绵不断的秦岭山脉中,一座高142米的孤峰屹立其间,孤峰因貌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

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它的山体由第三纪形成的红色砂砾岩构成。伫立于丛林之间,麦积山平地突兀而起,山体三面峭立,如刀削斧劈。密如蜂房的石窟就开凿在陡峭的崖壁上。

第44窟,是麦积山现存194个窟龛中其中一窟的编号。这座石窟中供奉的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和很多古代女子一样,史料中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以姓氏简称她为乙弗氏。

乙弗,是一个古老鲜卑族部落的名称,这支古老的部落曾在青海湖滨、布哈河畔建立过一个古国——乙弗勿敌国。这位在麦积山石窟留下影像的乙弗皇后就是乙弗鲜卑的后裔。

一个政权、一位皇后、一座石窟,时间的线,历史的针,将它们密密缝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麦积山上乙弗后

2018年,麦积山。

沿着颖川河溯流而上,道路两侧松柏丛生,杨柳夹道。时序已然入秋,远近的很多植物都已换上了除绿色之外的衣衫,或黄、或褐,或深、或浅。从丛林深处氤氲而起的寒气,唤醒了林间的鸟儿,啁啾不息。秋日的麦积山风情别样。

旭日初升,照亮麦积山阳面山壁的时候,景区内早已游人如织。沿着风景秀丽的山路而上,来到了麦积山山麓的观景台。此处,是观赏麦积山风光的绝佳之地,远望三面仞壁、三座大佛尽收眼底。为了方便游客观赏而修建的凌空栈道以“之”字形缠绕在麦积山山腰处。

害怕游客留下遗憾,景区讲解员热情地介绍着麦积山中最具特色的石窟。讲解员说,第44窟一定要去看看,那里有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的造像。

乙弗,是那个曾经活跃于青海湖边建立过乙弗勿敌国的乙弗吗?讲解员没有给我答案。

沿着“之”字栈道寻觅,大大小小的石窟大多数都被牢牢锁着,双手遮在眼前,在木格子窗的孔隙中窥探,窟内的造像似欲突破禁锢,飞升而出。也有少数石窟窟门大开,等待与窟内造像合影的游客挤满门口。

苦苦寻觅的第44窟位于半山腰,为了保护石窟,第44窟的窟门被栅栏封闭,门口还立着禁止游客拍照的警示牌。游人们只能通过栅栏上约一手宽的缝隙,一窥乙弗皇后的尊容。

第44窟不是很大,里面有三座造像。乙弗皇后的造像端坐中央,她穿着通肩袈裟,袈裟下摆静垂而下,线条分明。乙弗皇后的造像梳着螺旋纹发髻,她脸庞圆润,端庄秀美,嘴角微扬,含笑静坐。

在麦积山石窟,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曾品尝过爱恨、取舍过家国的妙龄女子,早已成为了一尊菩萨。

青海湖边乙弗国

西晋末,青海湖边。

这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迁徙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南下。有一支鲜卑部落,他们从遥远的辽东出发,长途跋涉,历经艰难来到了青海湖滨。

青海湖畔及周边地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就是一方乐土。初来乍到的乙弗部很快便与原本生活在青海湖边的卑禾羌建立了友谊。广阔的环湖牧场、美丽富饶的布哈河,共同哺育了乙弗部。

不久后,一个虽小却富裕的古国建立了,古国的名字叫乙弗勿敌国。乙弗是部族名称,勿敌国是古国首领的祈愿,他希望这个国家可以天下无敌。这个古国,就是麦积山第44窟乙弗氏的母国。

关于乙弗勿敌国的历史,唯南北朝时期的文典中略有记载。

《北史》记载:“吐谷浑北有乙弗勿敌国。国有屈海(青海湖),周迴千里,众有万落,风俗与吐谷浑同,然乙弗人不识五谷,唯食鱼与苏子。苏子状若中国枸杞子,或赤或黑。”

在青海湖边,乙弗人过着安逸的生活,他们拥有辽阔的疆域,与吐谷浑为邻,他们的主食是鱼和苏子,苏子就是沙棘。

乙弗勿敌国的国王祈愿国家无敌,可惜事与愿违。和当时的其他国家相比,乙弗勿敌国仍是国小势单。它常常受到北凉、南凉、西秦、北魏、吐谷浑等国家的攻伐。

存国仅37年,乙弗勿敌国便亡国了。乙弗勿敌国这个名字也自此消失在了历史的尘烟中。

北魏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一位相貌英俊、风度翩翩的少年在北魏王廷得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接见。面对拓跋焘的询问,少年侃侃而谈、应对有据。这位少年不仅得到了拓跋焘的赏识,也被上谷公主所青睐。

少年的名字叫乙弗莫瑰,他是乙弗勿敌国王室的后裔。传说,乙弗部,在鲜卑也被称为白部,因为乙弗人拥有西亚血统,所以乙弗部的男人多长相英俊,女人姿容秀美。

英俊的外貌和卓然的学识为乙弗莫瑰带来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乙弗莫瑰成了北魏驸马,并封爵西平公。

多年后,乙弗莫瑰的重孙女出生了,她就是麦积山第44窟中的乙弗氏。她是一个德才兼备、美艳绝世的女子。16岁那年,她嫁入了皇室,成为了京兆王元愉之子元宝炬的正妃。

西魏贤后的短暂一生

公元535年,西魏。

爱情的最初都是美好的,婚后的元宝炬和乙弗氏这对少年夫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在北魏权臣宇文泰的一手策划下,西魏建立,元宝炬被宇文泰扶上了皇位,成了西魏的傀儡皇帝,乙弗氏成为了皇后。

夫妻多年,元宝炬和乙弗氏始终恩爱有加。朝堂之上受人摆布的元宝炬,在乙弗氏身上总能得到慰藉,这让元宝炬更加珍视乙弗氏。

乙弗氏也是一位合格的皇后,《魏书》记载,乙弗氏温柔贤惠,勤俭节约,虽贵为皇后,但从不佩戴珠玉,穿着罗绮。她很得元宝炬的倚重,也深受朝臣的爱戴。

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元宝炬有着千万个不得已,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他却无力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

自从北魏分离成了东魏和西魏后,柔然便成了两国最强劲的敌人,为了讨好柔然,西魏在宇文泰的授意下,提出了和亲。强大的柔然国公主自然不会委身成為元宝炬的妃子,柔然国要求柔然公主只能是皇后。

当时的元宝炬在发妻和国家之间,做了怎样的挣扎我们不得而知,当时的乙弗氏又有多么的凄楚和痛苦,我们也无从获悉。最终的结局是懦弱的元宝炬废掉了他心爱女人的后位,将其逐出长安,削发为尼。

一身缁衣,一盏青灯,奉旨出家的乙弗氏开始了她的清修生涯。

乙弗氏的离开,让元宝炬念念不忘、痛苦不堪,他的心中始终记挂着发妻,希望可以迎回乙弗氏。可是他的想法还没有付诸行动,便被一场战争打乱。

公元540年,柔然出兵,西魏硝烟再起。这次柔然出兵的理由竟然是柔然公主听说她的夫君对乙弗氏念念不忘。

战火连天,哀鸿遍野。在柔然公主和宇文泰的强压下,元宝炬再一次选择了屈服,一封赐死的诏书送到了秦州(今天水)。

即便是得到了不公的对待,乙弗氏也没有仇恨和怨言,为了元宝炬和西魏国的百姓,她自愿受死。在自尽之前,乙弗氏说:“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她将自己最后的祈愿留给了元宝炬。

化身成佛麦积山

公元540年,秦州。

秦州,是乙弗皇后小儿子武都王元戊的封地。乙弗氏死后,武都王元戊便命人在麦积山凿了一个石窟安葬她。

在天水地区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乙弗氏的灵柩将要放进石窟的时候,突然有两朵云彩涌进石窟,其中一朵云彩消失了,另一朵飘了出去,后来人们就称安葬乙弗氏的洞窟为寂陵。据专家考证,乙弗皇后的寂陵,就是麦积山石窟第43窟。

后来,乙弗皇后的儿子为了怀念她,不惜巨资,又在麦积山修建了几个乙弗皇后的功德窟。有专家研究,第44窟很有可能就是元戊为怀念母亲而修建的功德窟。窟中的乙弗皇后造像就是元戊按照乙弗皇后生前的样貌修造的。

乙弗皇后的去世,让元宝炬悲痛不已。在元宝炬的陵寝完工后,他写下亲笔文书,说自己死后唯愿与乙弗皇后合葬。

元宝炬驾崩后,乙弗皇后的儿子元钦继位,乙弗皇后这才移葬,与文帝一起魂归永陵(今陕西省富平县境内)。

一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不管是在青海还是在甘肃,关于乙弗皇后的故事早已被人们遗忘。如今,当年的一代贤后早已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神佛。

有专家考证,乙弗皇后的形象之所以从人变成了神,很可能是与古人尊崇忠君报国的传统思想有关,因为乙弗皇后舍生为国的举动,她被后人当成了偶像来膜拜。同时,作为儿子的元钦和元戊,位居西魏的统治阶层,他们也希望母亲被后人膜拜纪念,所以特意将乙弗皇后塑造成了神的样子。

一千五百多年的风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在麦积山石窟,乙弗皇后始终面带微笑,用悲悯的眼光静静看着往来的游人与归客,可惜再多的人也不是她所爱的,可以为之放棄生命的那个人。

猜你喜欢

元宝石窟皇后
元宝“发腮”记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遛狗记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吃个蛋饺,捡个元宝
夜宿石窟
日天皇退位后皇后或改称“上皇后”
夜宿石窟
皇后不能自称“哀家”
皇后“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