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2019-10-21曹磊

建筑与装饰 2019年18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改革

曹磊

摘 要 政府具有公共管理职能,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时,需要各职能部门通过行政审批的方式开展。为了使建设工程得到有效管理,相关部门需要对各类审批程序进行加强。现阶段行政审批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于行政审批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的内涵

于建设工程行政审批而言,可以将其归为行政审批一类,在建设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参与工程项目的各方,其中包括造价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这些单位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情况向政府中管理工程项目的部门提交相应的审批申请,政府职能部门在接受申请之后,需要对申请进行审查、批复,这一系列行为规程和准则被称为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我国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没有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擅自开展建筑物的建设工作,就属于违建,需要拆除,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同意之后,才可以开展建筑工程,可以说行政审批是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的通行证[1]。

2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缺乏有序性

在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建筑部门、环保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这三个部门之间存在功能配合方面的交错。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功能,但是在开展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又需要相互协作。于环保部门而言,主要是对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进行评估;于建设部门而言,是对施工中的管理工作进行协调,主要是对市政管理、城市规划以及房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协调;于规划部门而言,主要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布局进行规划。例如在审批建设项目的用地时,规划部门以及环保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调,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摩擦以及矛盾。环保部门主要侧重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是否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规划部门主要侧重的是建筑用地是否与城市的规划发展相符。

2.2 审批过程相对复杂

建设项目在审批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多个部门的共同管理、共同监督,整个审批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项目建议书报告,第二步研究可行性报告,第三步设计初步化阶段,第四步施工竣工验收阶段。开发商需要拿到相应的证书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在投资安排、方案设计以及落实施工等方面都需要将相关资料提交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审核。可见审批过程相对复杂,从项目的审批到通过需要历经的时间较长。

2.3 行政管理体制导致建设系统纵向协调缺乏科学性

各个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错的部分,因此可以通过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衡,并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从而使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但是在现实条件下,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不能进行有效协调,从而使审批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这种情况在地市级政府部门更加明显,以规划系统为例来说,如果规划部门与地区政府领导间的意图出现了差异,规划分局将难以开展工作。这种系统内部的不协调会使行政效率受到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十分有必要开展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2]。

3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 确定行政审批服务范围,形成电子政务系统

于公共服务而言,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辅助服务,另一部分是直接服务。于直接服务而言,是指可以与公民进行接触的一种服务行为;于辅助服务而言,主要是指为直接服务提供服务的一种活动。具有行政许可证的机关单位才有权利实施审批活动,行政审核的直接服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申请人提交的审核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检查、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开展,这样才能为申请人科学的提供服务。申报人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提交所要申报的内容,例如信件、传真、邮件等方式,这时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电子政务系统。行政审批机关对电子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审批工作得以高效完成。

3.2 将审批程序逐渐规范

第一,分类管理项目。相关部门需要将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项目需要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可以根据建设规模、资金来源以及工程类别分为6类,第1类是财政投融资类房屋建筑项目,第2类是财政投融资类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第3类是小型财政投融资项目,第4类是一般社会投资项目,第5类是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第6类是小型社会投资项目。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可以使审批流程更加规范,使审批速度逐渐提高;第二,将审批事项精简。将行政机关设置的前置审批事项取消,同时将没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的事项取消,将有必要实施的事项转变为事中监管、事后监管;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放管服”改革的相关要求,同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对地方的相关政策进行修改;第三,优化审批流程。相关人员可以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4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立项用地规划许可,第2个阶段是工程建设许可,第3个阶段是施工许可,第4个阶段是竣工验收,根据项目的類型开展分段审批、并联办理,从而使审批的流程逐渐优化。

3.3 制定“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相关人员需要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各审批阶段的牵头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审批服务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从而使审批流程无缝衔接。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对各审批服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对项目审批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机制,从而使审批工作更加规范。

4结束语

本文对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但是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下,审批改革力度有所欠缺。为了使行政审批改革得以顺利推进,需要其他制度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及配合。相关部门应该推动现有制度的改革,使改革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这不仅可以使审批流程变得更加简便,而且可以将行政审批效率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邱晓稳.顶层布局 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J].中华建设,2018,(09):16-19.

[2] 高景鑫.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优化研究[J].工程经济,2016,(11):62-65.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项目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动态控制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招标控制价模式下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分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建设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