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运用

2019-10-21尧剑

种子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种植病虫害

尧剑

摘   要:以江西省为例,简述了水稻病虫害的规律,对如何利用绿色健康的防控技术减少甚至消灭水稻病虫害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85-01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 B

水稻高產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性的技术,包括选种、育苗、移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主要环节。在过去,我国常采用化学技术来防控病虫害,虽然灭虫效率高、范围大,但是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了土地和农作物,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和人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提出了公共、绿色、科学、健康、植保的种植理念,这对农产品的种植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发病规律

1.1   稻瘟病

我国南方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基地,常见的水稻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根据水稻生长周期和部位的不同,可以将水稻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等,一旦水稻感染上穗颈瘟将会遭受极大的损失,而苗瘟是稻瘟病中危害最小的,农户只需要适量喷洒一定的药剂,或者利用药剂浸泡水稻种子,便能够有效防控苗瘟。而叶瘟与稻田内的病菌量有很大关系。为响应国家提出的环保理念,以及预防森林火灾,国家全面严禁焚烧田埂及在稻田中焚烧稻草,这就使得稻田中的病菌量得到急剧上升,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水稻生长后期田间的菌源量,从而减少水稻出现叶瘟的风险。

1.2   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发生于水稻分蘖末期,水稻生长前期几乎不会遭遇纹枯病,农户需要重点关注水稻拔节-孕穗-抽穗这段期间,对于发生纹枯病的水稻及时隔离,避免水稻大规模遭遇纹枯病[1]。

1.3   稻飞虱

危害水稻生长的稻飞虱主要有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3种,不同种类飞虱的生活习性不同,农作户需要懂得分辨稻飞虱的种类,并适量喷洒相应的农药。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1   生物防治技术

要想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就必须充分利用稻田的生态自我调节功能。稻田蜘蛛是水稻病虫害的最主要天敌,是稳控稻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相关农业学者研究显示,大多数遭受稻飞虱的稻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稻田内蜘蛛数量和种类的缺失。稻田中化学物质的使用是影响稻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农作户在水稻生长前期需要施用腐熟有机肥,尽量不使用化肥,以利于稻田蜘蛛的生长和繁殖。另外,稻田管理也会影响稻田蜘蛛的种群变化,因此水稻农作户在除草、翻田、灌水等环节,都需要注意到生物多样性这一因素[2]。

2.2   物理防治技术

除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以外,农户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来实现绿色病虫害防控,如建设防虫网、架设杀虫灯、推迟播栽期等。具体来说,防虫网的孔径要小,杀虫灯的架设要控制好比例,如每650 m2至少要设置两盏害虫诱捕器。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需要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控制好农药和水的比例及喷洒量,进而明确农药在水稻绿色种植中的应用技术[3]。

2.3   化学防治技术

对稻瘟病可以利用稻瘟灵、稻瘟酰胺等优良化学药剂,农作户不能盲目喷洒农药,需要根据天气状况和水稻生长周期等因素来合理选择药剂品种;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在于水稻发病初期,需要在稻田灌水中坚持“前期水浅、后期湿润”的原则,并利用已唑醇、苯甲·丙环唑等生物杀菌剂减少水稻的纹枯病发病率;至于消灭稻飞虱,需要明确飞虱的种类,如利用烯啶虫胺、丁虫腈等能够有效防治灰飞虱,并且不会影响稻田蜘蛛的生长;利用呋虫胺、吡蚜酮等能够有效减少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产卵量。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需要贯彻高产、绿色、无公害的水稻生产目标,综合整治水稻生长管理的各个环节,权衡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的利弊,争取利用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治[4]。

广大水稻农作户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从控制病虫害的大面积暴发、保护稻田生物多样性为切入点,以实现水稻的高质量为落脚点。在整个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过程中,农户需要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不断总结种植经验,多利用以虫治虫、建设害虫诱捕灯等方式,减少水稻生长周期中遭受病虫害的危险。

另外,在水稻选种方面多选用连粳5、6、7号和盐稻8号等抗旱性、耐病性较强的品种;在水稻栽培移植方面多利用机械插秧,减少人工费用的投入,控制好水稻间距;适当调整水稻播栽期,避开灰飞虱等害虫的传毒期[5]。

总而言之,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到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能够有效发挥稻田的生态修复功能,使水稻植株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广大水稻农户需要总结水稻种植经验,精选良种、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利用高效、绿色、安全的药剂来精准防治水稻病虫害。同时,农作户需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降低水稻表面的农药残留。

参考文献:

[ 1 ] 夏敬源.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0):5-9.

[ 2 ] 张迁西,毕甫成,邹乾仕,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报[J]. 江西植保,2009,32(4):186-187.

[ 3 ] 姜政琼,盛红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及展望[J].中国农业信息,2016(9):52-53.

[ 4 ] 于海艳,张强,周莉.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J].农业与技术,2018(22).

[ 5 ] 周文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分析[J].乡村科技,2017(8):35-36.

(收稿日期:2019-08-17)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种植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