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为本,策略突破

2019-10-21袁春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0期
关键词:文段断句文言

袁春英

在中考备考时,一说到课外文言文复习,就让不少的师生头痛不已,甚至让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得分率一直不高。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呢?据笔者多年的复习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在紧抓基础知识的条件下进行策略的攻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立足教材,注重课内知识的基础积累

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选取的语言材料虽然来源于课外,不易把握,但是设题基本上都是着眼于课内,考虑到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解答题目。因此,首要的任务就是用足教材,注重对课内知识的基础积累,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让学生有了扎实的文言基础,读懂课外文言文才能成为可能。

1.多诵读,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感

学生难以读懂课外文言文材料的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建立正确的文言文语感。所以,一进入初三,笔者就安排学生充分利用早读、课前的时间,反复朗读初中三年所学的课内文言文,尤其是24篇必考的课内篇目,反复诵读。笔者经常会挑一些具有丰富断句信息的语段,把文中的标点符号去掉,让学生准确诵读。这样,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还在潜移默化中发现并总结其中的一些标志性词语和句式结构,形成有规律的断句意识,对读懂文言材料的大意大有帮助,尤其做断句题更得心应手。

2.多梳理,加强学生的文言储备

整理归纳课内文言知识。在引导学生复习课内文言文时,笔者经常会引导学生用表格或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去梳理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使用频率高的多义词、常见的活用词等文言实词以及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梳理文言特殊句式(课文中出现的典型的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常见的固定结构等),把握它们的特点。当然,这样的梳理不必拘泥于一篇课文,甚至经常要打破每册书的界限。通过梳理,将文言知识条理化,让学生在头脑里里形成一个知识联络图,为进一步的随机应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由点带面,分类阅读,拓展迁移

在盘熟、盘活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最好能精选些课外文言文进行,以点带面,分类阅读,进行迁移性专题训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选取的文言文训练材料最好浅显、精短、兼顾选文的史传性和故事性。如,在复习《公输》《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时,笔者会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这三课出现的“说话艺术”:体会墨子“激将”“设喻”的说话艺术后,接着将墨子与邹忌进行对比,体会什么是“设喻说理”;然后,再将墨子及邹忌与诸葛亮进行对比,体会“婉言”和“直言”。几重对比后,再将知识拓展到课外,出示2013年广东省中考卷的课外文言文,让学生体会苏代的说话艺术。之后再推荐学生阅读《淳于髡讽齐王》《晏子妙语劝景公》等文言材料,体会他们的说话艺术。又如,复习《孙权劝学》《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后,推荐学生阅读《顾炎武手不释卷》《傅永读书》等文言材料语段。

三、针对题型,精练巧练,触类旁通

从这几年广东课外文言文阅读的中考试题具体情况分析来看,题型主要有:词语理解、文言翻译或断句、内容理解(包括整体感知,要点概括;人物评价;语言特色等)、阅读启示等。在复习时,教师应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题型,在指导学生训练上也应有意识地进行具体规划,紧扣考纲要求来精练巧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降低复习难度,训练的方法可以灵活一些,既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枯燥感,又讲究实效。

1.分段分散训练法

课外文言文的复习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复习教学过程中的,笔者一般的做法是分两大阶段复习,第一阶段结合课内文言文及中考试题选材的常见内容引领学生分类阅读,这一阶段尽量少刷题,重点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感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能力。第二阶段是对照中考题型进行模拟训练,熟练掌握中考解题技巧。训练题教师要精心挑选,且不要太难,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求“常见”,内容理解、意图领会求“基本”,因为考纲明确要求是“浅显文言文”。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可多样化,一开始可从学生学情出发或从知识特点出发,分散灵活训练各种题型:或梳理实词,或比较虚词,或译写文句,或断句,或内容分析等,之后再精选些典型试题进行限时、完整的模拟训练,在检测反馈中再查漏补缺。

2.用好方法技巧,触类旁通

基本读懂文章是正确解题的前提,“猜读法”就是一剂良方。①从标题猜,有的课外文言文会给出标题,若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②从关键句猜,文段中起画龙点睛之笔的那一两句议论或抒情的句子及反复出现的语句应是关注的重点,故事的寓意或文章的中心往往蕴含其中。此外,对文段的起始句、題眼,也不能轻易地放过,因为它们都是帮助考生理解内容的钥匙;③从人物关系猜。从人物的身份、对话等分析他们的关系,也可助于理解文段的内容。如,2007年的广东省语文中考题,考生很快能从人物的对话判断香居与宣王是君臣关系,因而可大胆地推测是臣子向君王提建议的文章,这样的猜测有利于迅速准确地把握答题的方向。再者,具体到各种题型,教师也应该予技法指导。如词语理解选择题,可用代入法,即用每个选项中的课文字词的解释带入到课外文段的语句,看得否解释得通,从而推断出正确答案;也可用排除法、词性法(即根据词语在句中的词性来判断意思是否相同)等。如,断句题,除了依靠平时培养出来的语感,还可根据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或是语气词,或特殊句式特点来断。

针对人物分析和感悟启示这两类题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勾连阅读课内现代文习得的分析人物形象及谈阅读感悟启示的方法来解答。如,分析形象要紧扣人物的言行或突出的描写,谈阅读感悟要紧扣文章主旨或人物的品质来作答。若学生的基础较薄弱的,还有必要提供一些评价人物的词语或句子及各类题材主旨、感悟的句子作为知识锦囊,让学生在组织语言作答时能更精准些。除此之外,还可在讲评试题时,多让学生做小老师,评改自己的答案,明确得分点和失分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并规范作答。

总之,我们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策略训练,才能事半功倍,让学生能在考场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猜你喜欢

文段断句文言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单一·连贯·完整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妙用标点巧断句
断句难不难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
文言实词在断句时的标志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