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2019-10-21汪文思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复迁移学习氛围

汪文思

摘 要: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效,让学生们既能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状态,还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巩固,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效率,使教和学可以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氛围;拓展;重复;联系;迁移;学科结合

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

当同学们处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下,是比较乐于接受新知识的,并且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可以得到最好的发挥。所以当我们上课之前(低年级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可以放在一堂课的中间时间来进行),可以设计一个十分钟左右的小游戏、小视频,或者是跟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图片,先带给孩子们一个愉快的体验。这样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如此一来这节课上下来也会非常地顺畅。设计的小游戏可以结合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字词、需要背诵的内容来安排。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这些需要孩子们记住的知识可以不断地进行重复巩固,另一方面引导他们知识是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设计来学习的,鼓励孩子们提意见。

课堂上我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老师喜欢你的回答”;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每节课我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二、注意适当的拓展与重复

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在备课的时候留足时间,下足功夫。正如我们日常所说,要给孩子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可以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讲学生不会的、没听过的,孩子们的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突破就是由此而来。

如果教师讲的都是学生们会的,一来他们会对语文失去兴趣,二来整堂课就会或多或少失去灵气。作为老师在课下要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领路人,为他们打开一扇神奇的窗户,去遇见更好的风景。

每当孩子们学会一个知识点,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各种形式进行巩固与不断地重复,只有不断地进行重复,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才能更加牢固。在这里同样可以设计一些小小的游戏,比如把心理学中的大树松鼠这样的团体辅导游戏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当然需要对游戏进行一些小小的更改。比如在松鼠动的时候,他们有相对应的知识点考查的任务。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团体的凝聚力,又可以让孩子们从游戏中有一个非常愉快的体验,知识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记得牢固了。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三、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

每一个知识点不是相互孤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对于知识点的串联与整合,让孩子们把各种零碎的小点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例如当我们做一些句子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孩子们每种句型的特点以及句子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在孩子们形成了体系之后,那么句子练习自然而然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不光是句子练习,阅读题也可以这样做。学习古诗词就更加适用了,在前期古诗的积累下,我们可以把诗人的朝代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图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这样就赋予古诗更大的意义了,也显得更有价值感。

当然在此期间我们也要进行一些考虑,比如一节课的前半段孩子们听课状态是比较专注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前半节课的教学活动,在上课的时候也要适当地给孩子们放松。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此基礎上他们才能更多地学习、实践、体会,才能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我在讲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时,我没有直接对课文仔仔细细地讲解分析,而是从季羡林先生的生平经历入手,推荐了季羡林先生的书。随后学生兴趣大增,在课堂中积极合作、探究,这课教得很好。还有一课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在开始的时候我以书评家们的“三绝入手”,经过探讨令同学们对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孩子们就有兴趣走进人物并且和人物进行对话。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

四、多学科的结合

对于知识点稍微薄弱一点的班级,教师可以利用早午自习和课间带着孩子们进行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比如我们现在做的,让同学们自己编一套手势舞配有音乐,手势舞的内容为每个朝代的不同类型的诗人,以及一些诗人之间的人物关系,再联系这些诗人来看他们有什么诗词。这样孩子们的头脑中就会呈现一个关系网,他们在有游戏有音乐的活动中得到放松。这难道不是一个很美妙的事情吗?

除了与音乐相结合,我们也可以跟美术相结合,让孩子们画画古诗中的意境美,或者与数学相结合,带入回文联的教学。如此一来,我们的语文课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也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这岂不是一举多得的一件事情吗?与此同时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此这般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链。孩子们有兴趣学,课堂的授课氛围浓厚,才会使课堂更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只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猜你喜欢

重复迁移学习氛围
创伤书写之“重复”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