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微

2019-10-21孟雪莲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孟雪莲

摘要:课改进程愈加深入需要高中数学开展更富有效性,教师需要于课堂上多引导学生,秉持“以生为主”的原则组织教学。现阶段,部分师生觉得教学、学习愈加辛苦,这便是课堂有效性存有问题,导致师生在配合方面出现空隙或者是脱节现象,导致课堂更加低效。下面便针对课堂现状展开探析,并对有效性课堂策略进行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课堂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6-0152-01

1.高中数学课堂现状探析

首先,课堂教学当前多是教师讲解占据主导,课堂大多时间都是知识点讲授,学生并未依靠课堂学习获取满足。教师并未以学生兴趣、认知为导向组织教学,仅是一昧地借助课下练习来巩固知识,使得学生课业负担持续加重。其次,教学模式存有如下问题:首先,教师多依靠平铺直叙形式展开教学,因此知识引入显得较为直接,也便不能谈及疑惑或者是悬念,很难对学生兴趣加以调动。其次,即便部分教师于课堂上组织互动,但问题探讨多是经过教师预设,并且问题相对简单,此类问题很难对学生思维做到有效拓展,不论是其思维深度还是密度均会遭受影响。第三,课堂教学由于讲授时间较长,学生需要将更多精力紧跟教师进度,部分学生会觉得紧张或者疲劳,课堂有效性便无法保证。

2.推动数学课堂向着有效性转变的策略

2.1明确课堂目标,有效调控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需要依靠课堂目标来调控,后者对于课堂效率也极为关键。因此推动数学课堂向着有效性转变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导向拟定教学目标,除了要对“知识技能”目标加以关注之外,还用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等方面,构建起“三维”目标。比如,对“独立重复试验”进行讲授时,其目标如下: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需要对学生自学、数学建模等能力加以培养;在过程和方法层面,则应引导学生借助主动探究、合作等形式从具体事例出发来归纳概念,确保学生体会发现知识的相应过程;在情感态度层面则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伴有的理性、严谨性,明确数学源于实际,并对其创新、探索等精神加以调动。

2.2从学生兴趣出发展开教学,推动数学学习向着“主动化”转变。

兴趣作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对于推动课堂向着有效性转变来说意义重大。教师需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展开教学,针对其主观能动性组织课堂措施。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情感因素制定措施,确保课堂教学贴近并契合学生兴奋区域,可以借助游戏或者是生活实例等形式将数学题目、生活内容相融合,还可依靠类比、对比等形式对学引导学生对数学规律、概念等进行探究。课堂借助此类案例讨论的形式可以将较为枯燥的数学语言转变为生动的知识,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强化自身理解力。

2.3针对课堂提问进行优化。

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对学生积极性加以调动,对其数学思维予以激发。而提问目的并非为顺利教学做铺垫,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所以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出发设计问题,问题切忌简单或者是过于困难,否则均会对学生思考造成影响。当然教师也不应为寻求教学进程而只关注优生而不重视中生与差生。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一定坡度,确保课堂提问更富层次性。当然教师也需要以学生特点为导向选取相契合的提问技巧,切忌仅采取一对一模式的师生问答,还可采取生生问答或者是小组问答等模式。此外,问题的提出必须考虑学生能力,若学生无法作答时教师还应予以及时指导,并非立刻更换学生回答。

2.4借助多媒体、课堂练习等多样化手段提升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通常表现力较为理想,该措施能够以教学需要为基础做到多样化展示。例如动静、大小等可以即时转换,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等的局限性,确保教学内容、过程等不用再限于课堂当中。比如,对“圆锥曲线”相关内容进行讲授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椭圆、抛物线等概念,便可依靠多媒體来对上述内容的形成过程进行展示,保证他们可直观地感受其轨迹,并推动感性认知向着理性有效升华。同时,多媒体相较于传统课堂来说作用独特,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应全部被代替,必须推动两种模式有效融合,才可有效增强教学效益。

此外,课堂练习也是保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布置练习需要秉持“指导性”理念,在跟随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当堂训练,并且训练需要做到限时限量,确保其价值性。当然教师也应依据学生反馈来及时点拨。当然,教师需要明确学生伴有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特点展开练习设计,确保各层学生均可依靠练习来巩固知识、感悟成功乐趣。

对于有效教学来说,教师并非仅是对知识进行讲授和执行,必须针对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实践并积极构建相应理论。教师需要针对教学涵盖的诸多因素展开综合分析,从而做到统筹规划,并针对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教学,从而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向着有效性转变。

总结

总之,课改进程愈加深入需要高中数学课堂紧跟教育趋势,推动教学向着有效性转变。教师需要明确限制有效性的各类因素,并依靠多媒体、优化课堂提问、设计课堂练习等层面出发总结教学策略,秉持“以生为主”理念展开教学,为强化课堂的有效性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琳,陆万顺,李星.思维导图应用于培养创新思维有效性的研究——以高中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1):82-87.

[2]郭长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