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

2019-10-21宋晓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团队协作身体健康体育教育

宋晓明

摘  要:当今的体育教学不仅仅以锻炼身体为目的,而是针对学生形成健康身体和健康心理的一门学校课程。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拼搏奋进、团队协作、正确人生价值观、良好性格、生理认识等健康心理,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健康发展,使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升华。

关键词:体育教育;团队协作;良好性格;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些只是人们对体育的健身功能的认识,却忽略了体育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特别是校园体育教学,它既有显性功能,也有隐性功能,但学生只对它的显性功能有感受,而对隐性功能的感受不深,体育的显性功能是对身体的影响,隐性功能是对心理的影响。

健康往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都是指身体没有伤痛疾病,但健康不仅仅是指人的身体健康,还包含人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的人是必须具备身体和心理都健康。一个人树立健康的心理,最好的场所就是学校,需要老师正确积极的引导,还有学校课程也对树立人健康的心理有良好的作用。对于一名体育教学工作者,能够明显感受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教育对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状态有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视,主要是体育教育对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一、竞技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拼搏奋斗的健康心理形成。

人的发展离不开竞争,竞争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适应这个复杂喧嚣的社会,竞争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竞技体育能让学生认清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和自己竞争,自己和对手竞争,激发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突破自己,不断超越对手。在竞技训练中,学生能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在竞技比赛中,学生能不断了解对手,研究对手的优势和不足,方能有取胜的机会。学生在不断的训练和竞技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竞技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拼搏奋斗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体育集体项目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健康心理意识。

体育教学中的集体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等项目,都是有助于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班级荣誉感的有效媒介。在体育集体项目教学中能清楚地让学生认识到什么叫团队,自己在团队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人,自己在不一样的团队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通过集体项目体育教学,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逐渐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比如篮球比赛中,有小前锋、大前锋、中锋、得分后卫、组织后卫五个位子,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让他们去感受每一个位置,他們就不知道自己适合那个位置,只靠他们自身的身体外表去判断太过于片面,这样也不利于比赛,会导致学生各自为阵。因此,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项目教学就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健康心理意识,克服各自为阵的弊端。

三、体育游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健康心理。

游戏是丰富体育教学,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要巧妙地把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并非易事,这需要教师通过分析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基本素质等因素来设计游戏,还必须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和教学性。同样在一些课外兴趣小组中学生创造的游戏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我校开展的花式跳绳兴趣小组,除了老师教授的一些动作和游戏以外,学生们还根据跳绳的特点自己创造了新颖的跳法和游戏方法,并且在我校花式跳绳兴趣小组中广泛推广。这些都源自老师正确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创作和探索的结果。所以,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创新心理意识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体育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情境教学在很多老师认为只有在室内教学中才会有,其实在体育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体育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安全教学、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利用情境教学设计到体育教学中去。例如:足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讲述一下我国当前下的足球现状,参加过那些大赛,受到何种奖励,承受过何种的辱骂,让学生们清楚地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么一个十几亿的人口大国,足球就走不出国门呢?为什么一个连广元人口都不如的冰岛的足球却能进入世界杯。这样能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足球运动的激情和兴趣。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情境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体育个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性格。

人的性格虽然有先天的主导作用,但是,只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引导,健康的性格是能够形成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体育教学本质是一个以锻炼身体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学科,但体育教学对学生形成健康的性格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样也是形成健康性格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中的竞技体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诚信比赛的健康性格心理,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拼搏奋进、勇于吃苦的健康性格心理,体育教学中的团队游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意识的健康性格心理,体育教学中个别教学有助于纠正和引导学生不良性格心理的形成。因此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的环节中,对学生形成健康性格的心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理心理。

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身体生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在体育教学中表现最为明显,在小学阶段的五六年级的变化最为突出,这也归根于现在学生的早熟。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从小着手,正确引导学生对生理变化的正确引导和认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人不断成长过中的一个正常的现象,是成年的一个标志。

其次,学校应开设生理健康课程和讲座,促进学生认识健康的生理,告诫学生远离一些不良书籍和不良的社会环境。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开展一些生理课程,给学生传授一些正确的生理卫生知识,通过德育和体育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理心理。

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着体育教学这门课程,促使学生德、智、体健康发展,同时是学校对教师的一种考验,更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有利平台。

参考文献:

[1] 喻坚,《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福建体育科技,1997.

猜你喜欢

团队协作身体健康体育教育
篮球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小学体育课如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政工职能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