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化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019-10-21丛娣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丛娣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思想认知也在进步。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对学科进行深度的学习。如何做到深度学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想要做好深度学习的相关教学工作,就需要优化好小学数学的各种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这是做好现代深度学习教育的基本一步,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入手,以此为基础提出几个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提供更多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深度学习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小学学生已经开始发现世界、关注世界,并对身边的数学现象感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度的学习,就需要应用相关策略去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效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仅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引进新的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孩子深度学习。本文从创造情景、多角度实现教学、设置启发性提问等方面入手,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现状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小学生的需求也在变化,且社会对学生未来应该养成的能力需求也有变化。曾经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不能再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对知识的理解过于单一化、标准化,所教学的具体内容也非常依赖教材。

小学生,尤其是已经高年级的小学生,还处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还有不足,统一的设定会遏制他们的发展,限制他们的个性,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改变的地方。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频繁,对学生的成长也最为关键。所以教师自身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影响很深。小学数学教师不应该只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简单教学任务来完成,而是应该看到和重视教育意义。重复虽然是提高成绩的绝好法宝,甚至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较大幅度使学生成績进步,但是无法让学生对学科进行深度的学习,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也变得消极。所以,为了让学生日后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满足深度学习的需求,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理念,不能只是为了应试而教学。

(二)现状与趋势

对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是让他们认识最基础的数字,体会数值的大小,学习最基本的加减法,还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联想能力。培养相应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孩子们涉猎更多科学逻辑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素养,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不断提升。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还处在发育阶段,教师对他们的人格、学习态度的塑造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学习能力水平高低以及是否有能力对一门学科进行深度的学习。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些许本质,甚至预先了解事物发展的结果。同时,他们也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的定义与概念,也开始有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与相对强大的个人逻辑思维。所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也具有多元性和更大更高的难度。

现如今所产生的新的课程理念,已经不再鼓励教师围绕着教科书授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给曾经封闭的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数学的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系统性的,也必须是连续性的、启发性的,教师不仅仅要注意成绩的稳定,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勇气与兴趣,以及综合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所有的课堂中,教师教学的初衷都是美好的,但在实行中总会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制作精美的课件就可以代表自己在进行现代化教学,却忽视了内容的精致度;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认为这是体现自由教学的好方法,却不知道一些学生由于本身就没有学习过正确的解题方法,只是在坚守自己错误的思路去学习,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没有办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学习。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形式,讲授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角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教师要反对旧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他们进行深度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尝试去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创造的过程可以借助多种手段。最简单的手段就是举例子、做类比,比如在学习方程式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借助天平举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这是成本最低、效果也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能让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而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形状的图片和立体模型,塑造逼真的空间效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几何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种手段都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本末倒置,一味去追求过于精美的PPT演示文稿或把过多的把精力放在选择更加逼真的音效上。

(二)设置启发性提问,开拓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这些问题可以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也有助于他们对该学科进行更为深刻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所学内容自主的综合分析、抽象概括,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钟表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急于为学生介绍钟表的特征,而是耐心地询问他们“钟表一般有几根指针呀”一类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观察、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行深度的学习。

(三)带领学生多总结,成立“错题医院”

小学数学的学不仅只是单纯的教学、接受、重复,也可以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纠错的技巧与方法,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错题练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成立趣味十足的“错题医院”,让学生在乐趣中进行错题的练习和纠正。小学生正处在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注意力的阶段,在数学课上做“醫生”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良好的总结、纠错习惯,这也有助于他们在深度学习的学习过程中走得更快更远。

(四)学会引导,授人以渔

在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育工作者要注意适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技巧,帮助他们训练解题的方法、技巧,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正处于数学学习习惯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时期,在不断丰富他们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传授他们一些难度适中的解题技巧,甚至鼓励他们去自主探索。

学生最初开始接触混合运算时,如果碰到复杂的题目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教师讲授一些适宜的算术技巧。教师可以自己编写也可以在网上查阅朗朗上口的算术口诀教给学生,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发现多思考,编造属于自己的算术歌谣。

三、结语

优秀的学习习惯不仅靠教师的口头倡导,也要靠教师自身的行动去影响、感染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沿着事物发展的轨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传统中突破,在质疑声中成熟,寻找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发展水平的途径。孩子们的成长是需要慢慢等待、循序渐进的。教师需要真正站在小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用他们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摸索到真正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实现深度教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西龙.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例谈概念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8(7).

[2]谭必钟.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108).

[3]王新路.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探讨——以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教学为例[J].青苹果,2017(7).

[4]王鑫姝.高度重视教学预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试论数学教学两大方面的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