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2019-10-21王润粉刘家彩于立江周小英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王润粉 刘家彩 于立江 周小英

摘 要: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革新,机械设备不断向结构复杂化、性能高级化、技术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迫使从事装备工作的人们重新认识设备的重要性,管理好企业中的设备,而压力容器作为过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技术管理更是紧密的联系着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压力容器作为特种设备在铁路行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铁路常用的压力容器按工作用途,可分为储存容器、分离容器和换热压力容器3大类,主要有储风缸、分汽缸、分风缸、热交换器、夹层锅、高压氧舱、液化石油汽储罐、消毒柜、烫平机等,分布在机务、车辆、电务、生活、建筑、医院等单位。这些压力容器均存在着设备运行时间长、检验和检修时停时不足、容器疲劳程度高且设备使用环境复杂等,均给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实践证明,做好以下工作对搞好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情况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日常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于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各行业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都有一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规模较小的企业,大多采用设备科等传统的主管部门管理;大型化工企业或外资企业,基本上采用了现行的HSE、OHS、ISO18000等安全管理模式。各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较为齐全,并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和压力容器专业知识,能满足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需求。

但是,也发现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缺乏主动性,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其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应付各级检查上,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二、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容器被腐蚀。压力容器被不同程度的腐蚀是其在应用过程中最最普遍的问题,这是因为其与接触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与变化。这种形式的腐蚀主要表現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有比较均匀的整体的腐蚀,也有腐蚀的坑和点,以及晶间腐蚀、腐蚀疲劳和氢损伤等。

第二、容器出现裂纹。这种缺陷是最危险也是最致命的问题,这种缺陷甚至造成容器的破裂。并且,使容器的疲劳破裂和腐蚀断裂不断恶化与加剧。其裂纹主要涵盖腐蚀裂纹和疲劳裂纹。

第三、容器扭曲变形。容器经过使用,受压后可能出现部分或者整体的扭曲与变形。其变形类型一般涵盖以下几种:部分下陷、起包或者整体的膨胀、扭曲。

第四、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影响。工作人员可能因为身体素质、体力、能力或者偶然的疾病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可能有些问题不能发现和排除,这是常见的现象与问题。

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首先,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一般包括防止腐蚀,消除“跑、冒、滴、漏”和做好停运期间的保养。压力容器内部受工作介质的腐蚀,外部受大气、水或土壤的腐蚀。在检修时应注意清除积附在容器、管道及阀门上面的灰尘、油污和有腐蚀性的物质,经常保持容器外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目前大多数容器采用防腐层来防止腐蚀。检查和维护防腐层的完好,是防止容器腐蚀的关键。

其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职责企业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监督负全面责任;把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议程,做到定科室、定人员管理,应设置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确配备足够的经过培训合格的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最后,企业要重视对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进行压力容器安全教育和培训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还必须开展对各类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制定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通过培训这一有效形式,提高企业的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避免事故发生。

四、结语

压力容器出现的事故的绝大部分发生与过程装备疏于管理和管理不完善有密切关系,严格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关键。压力容器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直到退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生产要求压力容器在整个服役过程中能安全运行,不出事故。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历年来,中国针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维修等技术活动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规程、规范和标准,并不断修改、补充、更新和完善。同时,国家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各种技术活动进行监察。完善了压力容器的安全保证体系,加强了对压力容器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

参考文献

[1]刘骁.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带压开启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及结构安全性改进分析[D].浙江大学,2014.

[2]赵淑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在线安全检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4.

[4]陈学东,崔军,章小浒,关卫和,寿比南,谢铁军.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维护十年回顾与展望[J].压力容器,2012,29(12):1-23.

[5]曹康.基于I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海洋平台压力容器安全评价[D].兰州理工大学,2016.

[6]俞扬.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部分修订内容介绍[J].化工机械,2017,44(06):595-602+671.

猜你喜欢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的可靠性探讨
浅谈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