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优劣的途径研究
2019-10-21康怡丹
康怡丹
摘 要: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管理、资源、服务、观念等方面与大型专业图书馆有很大的差距。流通部作为高校图书馆学生服务的关键部门,其管理与服务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一方面研究了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另一方面对如何创新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创新;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
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师生在图书馆不仅能了解、搜集、学习到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能获得提升个人思想修养的精神食粮。高校图书馆里丰富多样的馆藏文献资料,可以对广大师生学生的专业知识、思想文化、品行道德等方面的修养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在图书馆管理的众多部门中,流通部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因此,科学评判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优劣是学校亟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图书管制度方面评判
图书馆制度由图书馆行政主管部门或图书馆事业管理机构制订并报上级部门审批(或备案)公布的图书馆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是图书馆各项规则、章程、制度、标准、程序、办法等的总称。它是图书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反映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图书馆员及学生的行动准则。它是合理组织图书馆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保证,也是图书馆实现科学管理的依据与准绳,正确处理图书馆内部各种关系、发挥图书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服务质量和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的手段。
图书馆规章制度有以下特点:①是图书馆经验的条例化、规范化。②是一种通则,对一般事件作出抽象规定,为以后的个别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③具有公认的效力,并要求有关人员自觉遵守和执行。④制定与发布必须经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或认可。⑤其内容既有相对稳定性,又处于不断变化和更动之中。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效力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效力,对图书馆主管机构和主管人员自身具有约束力,二是外部效力,即约束被管理的对象。使被管理者既享有一定的权利,又必须尽一定的义务,如果违背,必须承担责任。
在当前的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中,其书籍借阅与归还方面的工作因为缺乏创新性,直接导致了图书馆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并且,极其容易出现书籍丢失、书籍损害等问题。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的图书借阅模式,那么,将增加工作量,还无法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因此一定要注重图书馆制度建设。图书馆规章制度按功能与作用可分为:①图书馆标准、工作准则、评审条件。为实现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对图书馆的馆藏、服务工作、人员、经费、建 筑 设备、行政和管理等主要方面作出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以此来衡量和评估图书馆工作。如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国家教委颁布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试行),1979年中国台湾省公布的<大学及独立學院图书馆标准>、<专科学校图书馆标准>,197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批准公布的《学院图书馆标准》和1979年公布的《大学图书馆标准》,1972年日本公布的《公立图书馆标准》以及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在1985年公布的<大学图书馆标准>。②图书馆组织规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它是对图书馆工作流程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便于检查和建立岗位责任制。③图书馆各项具体工作制度。
二、从图书管理员形象方面评判
学生进馆,最先接触的是为其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因此,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服务态度、仪表服饰最易在学生中产生印象。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馆信息开发与利用计划的直接实施者,他们处在学生服务的最前沿,又是图书馆管理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图书管理人员形象是图书馆形象的一个根本因素。在充分分析图书管理人员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基础之上,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图书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文化素养、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督促图书管理人员端正服务态度、注重仪表服饰,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从图书管理员服务方面评判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各种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方式。因而,就需要具有分析用户与学生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需要、学生行为等才能。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直接为学生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学生在查找文献时的行为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希望工作人员帮助,带有目的性地请求工作人员帮助查找或提供资料;有的则喜欢自己动手,但遇到问题后又表现得无可奈何。遇到后一种情况时,工作人员应主动提出询问,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服务方式往往比一开始就提供服务的方式更为适合用户心理,又行之有效。工作人员是信息资料和用户的桥梁,资料的价值因人而异,工作人员应主动与学生联系,了解他们对信息资料变化要求的 规律,研究学生的变化对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四、从图书馆标识方面评判
将图书馆相关的大体介绍和分类模式以及藏书内容、位置等都要设置好,通过统一设计,最后制作成标牌告示,悬挂在显眼位置处,要有灯光背景和照射,要让标牌成为图书馆内的风景,在图书馆大厅电子屏幕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滚动播放,透彻介绍相关内容。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的每一层都要有明确的标志牌和箭头指向,让学生对图书馆整体藏书布局和服务场地等有一个大概了解,以自助形式畅游图书馆。图书馆,静、净、敬都十分重要,需要为学生营造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久静思动,学生长时间坐着读书,身体会稍有不适,图书馆休闲区设置十分重要,内设咖啡和茶饮以及运动设备,和朋友聊天,在轻音乐中欣赏绿植,身心得到放松。高校图书馆学生休闲区的设置可以让学生们短暂安歇,然后为其再次阅读提供氛围、精神基础。
五、从图书馆还书购书方面评判
图书馆门口位置处最好设置还书箱,执行12小时还书机制,就算闭馆之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也能够使得学生自由还书,防止逾期借书情况出现。图书馆在充裕人力资源和物力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增加还书箱数量,可在门口,也可在校园里,为的便是方便学生使用。流通服务中,借书丢失状况时有发生,若想买回同版还给图书馆,但又不知何处有卖,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多个书店奔波,费时费力,想买却买不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资源大都很了解,只需投入少许时间便可满足学生需求。所以,需要为学生设置优质图书代购服务,细节服务到位。
六、从图书馆引导台方面评判
高校图书馆借书处可以设置服务台,方便为学生提供各项服务。饮水机和纸笔、雨伞等。按照书店购书配袋子的做法,准备一些准用方便袋,将图书馆不同区域设置内容等印刷在上面,学生借书数量过多不方面拿取时,可以自行领取方便袋,方便了学生的同时,图书馆影响力和宣传效率也在提升。高校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人性化的服务,配备纸巾和老花镜,方便老教授使用,东西虽小、便利之大,透彻彰显了高校图书馆的人文情怀,拉近了图书馆与师生的距离。
七、结语
近年来,加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是媒体公众,还是师生要求,都越来越重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凭其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和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对越来越多的读者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因此,针对高校图书馆影响力的评价研究对其生存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评判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研究,不仅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发展对策,而且可以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树立鲜明的形象,实现更为广泛的信息共享。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评判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优劣指标体系,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因为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流通服务的质量对图书馆的形象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过由于相应的教育资源不足,网络资源日渐扩大,而学校对图书馆流通服务的质量重视度过低,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要想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一定要有流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评判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优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公共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细节评价[J].周文华.才智.2011(35)
[2]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和管理思考[J].王璐.传媒论坛.2018(23)
[3]浅析信息时代图书管理的发展策略[J].张佳婧.才智.2016(29)
[4]高校图书馆社会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王楠.郑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