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趣味性探讨

2019-10-21陈逸凡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趣味性语文课堂

陈逸凡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启蒙阶段,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为今后学科的持续学习做好准备。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级阶段,自主学习能力、自制力、意志力相对较弱,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因此,针对小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打造趣味性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趣味性;问题;策略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扎实的语文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发展,同时能对其他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以及不断创新的阶梯。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创造趣味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期待、充满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小学低段语文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在当前的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具有丰富情感的优秀文章。但是,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影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承担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小学语文教师追求语文成绩的应试教学方法,致使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忽视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趣味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既要保证学生学到丰富知识,同时也要关注知识的趣味性,保证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过于沉闷的教学环境以及过大的教学压力,都不利于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在小学低段语文实际教学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未能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许多教育工作者由于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课堂教学时应用的教学方法通常比较单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及目标,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甚至剥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小学低段语文学科学习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沟通的过程,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削弱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减弱了语文学科中的情感内涵,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提升学科吸引力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所有教学课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的课堂导入设计,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够快速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营造出愉悦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奠定高效的教学基调。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基于小学低段学生乐于探索喜欢新鲜事物的个性特点,设置一些新奇并且趣味性强的课堂导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趣味感受,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春天在哪里”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知道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吗?”“你们喜欢春天吗?”“你们为什么喜欢春天?”“春天与其他季节相比有哪些明显的特征?”有的同学回答因为春天百花齐放,所以十分美好,有的同学回答春天阳光明媚,非常温暖。在对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进行表扬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了解春天的美好,对课文进行泛读,同时将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通过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显著提升语文课堂学习质量。

(二)进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增加互动教学环节

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进行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创设以及互动性的教学环节设计,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知识的掌握效率。小学低段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十分好动,并且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增强课堂教学互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创造趣味性的互动环节,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全身心地投入课文的探索过程中,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北京”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图入手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图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首都是在哪里吗?”“今天老师作为一名外地游客有幸来到北京,对于北京的建筑很感兴趣,哪位同学可以带我在北京城各处参观游览一下?”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4~5人为一小组,根据图片仔细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随后选派一名代表向教师进行讲解:天安门是全中国的心脏,每天早上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人民大会堂能容纳1万多人是全国人大代表开会的地方。在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们还知道北京城有哪些古建筑吗?”“你们还知道哪些现代建筑?”“通过今天的学习,北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通过运用图片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根据教师问题进行有效课堂互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通过游戏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儿童道德习惯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课文,这些教学内容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导入方式,结合学生爱游戏爱玩乐的天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趣味性。例如,在进行“只听半句”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猜猜心里话”的游戏,由教师说出上半句,学生猜出下半句,看看教师与学生的想法是不是一致。如饭前便后要……,上课时候要……,遇见老师要……。在游戏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大部分同学都与老师的想法相同,但是在别人说话时,我们一定要耐心听完,才能真正明白别人想要说什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在“只听半句话”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进行三次对折,同时撕掉右下角,然后再展开,学生完成游戏后会发现与教师折出的图形不一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教师的表达不够具体,没有明确说出每次对折的方向。在游戏结束后,学生将悟出其中的道理:说话一定要说清楚、说明白,这样才能避免犯错误,也更便于别人理解和操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低段学生学习特征以及语文教材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性教学将有效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之间师生互动,创造生动活泼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作为小学低段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提倡趣味性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学生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强化学生的语文认知和感受能力、探索以及学习能力。讓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张会芳.新课程理念下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06.

[2]查雅丽.浅论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J].汉字文化,2018(21):79~80.

[3]唐美玉.兴趣引导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65.

[4]陈凯歌.利用语文课堂强化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理解和积累[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49.

[5]张雨.低年级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7):33.

[6]冯叶芹.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7,26(26):33~34.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趣味性语文课堂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