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教学策略研究
2019-10-21蓝小苗
蓝小苗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使之获得广泛和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阶段,长度单位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测量的开端,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图形测量领域中对计量单位的教学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借助丰富的教学素材进行智慧操作,从而建立正确的表象,进而积累度量的活动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教学研究
一、智慧操作,激发学习需求
新课程重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思考和发现一个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发现它是基于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这样才符合计量思想发展的过程。《认识米》这一节课,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从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引入,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在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发现这个时候用厘米尺來测量特别不方便。为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激发合理选择测量工具的需求,笔者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
师:小朋友们,古时候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一部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如一搾大约几厘米?你是怎么量的?
师:我们测量这些长度用的是学生尺,老师这一把学生尺长20厘米。
师:我想知道黑板有多长,就要用尺子量一量。
师:谁愿意来帮老师量一量?(请一学生上台,用学生尺量,显然有点慢,也麻烦。)
师:老师和你比一比,看谁先量出黑板的长!
师:(老师很快量出来)老师都让你先量了,怎么还是输了呀?
生:不公平,尺子不一样!
师:是啊,学生尺是适合量比较短的物体;如果量比较长的物体,就需要一把比较长的尺子。像这把尺子,用它来量黑板的长就方便多了。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也可以写作1m。
这样的操作活动,会驱动孩子去进一步思考,是智慧操作活动,将对学生以后学习毫米、千米的认识有一定的迁移作用。
二、反复矫正,建立正确表象
正确表象的获得离不开数学活动的“过程”与“经历”,教师应设计学生能参与、能操作、能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去形成和确立表象。在《认识米》这一节课中,笔者非常重视借助丰富的活动,来建立1米的标准表象。操作要求:同桌两人互相帮助,先估一估他的1米的位置在哪里?贴上标签,再用米尺检验一下,有误差的马上调整,把标签贴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互相看看,自己的1米在哪儿,同桌的1米在那儿。
最后选择8个不同身高的孩子上台站成一排,大家观察,他们的1米各是在哪儿?在老师身上找1米,先估,再贴标签,用米尺检验,调整标签;在同桌身上找1米,先估,贴标签,再用米尺检验,调整标签;然后是在一排同学身上辨析1米的位置,虽然每个人的身高不同,可能在胸部,可能在肩部,也可能在脖子处,但是所有的标签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再次形成1米的高度表象。这样,一次次地估、量、调整、矫正,一次次调整了脑海中1米的长度表象,也一次次地形成了正确的长度表象。
三、单位累加,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是经验获得的载体,它必须依存于学生所亲历的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找到度量的根源,会对以后学习测量面积、测量角度等方法有一定的迁移作用,今天所积累的活动经验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品质。因此,笔者特意开展了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
师:现在我们又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1米的参照长度,这就是两手张开的长度。能利用自己的身体来估计、测量一下这个教室的长大约有几米吗?
师:谁愿意上来?孩子一个接一个上台,手拉手站成一排,孩子们帮忙数数有7个人,教室的长大约是7米。
师:这几位小朋友测量的长度是否准确呢?现在观察这个皮尺,可以一直拉长,所以它适合测量比较长的物体。
师:我请2个小朋友来帮我量量教室从这头到那头有多长。一个小朋友拉住起点,另一个小朋友一直拉,你们觉得1米了就喊停!2米了也喊停!3米喊停!以此类推。
在每个1米处贴标签,学生帮忙托住。
师:从哪里到哪里是1米?从哪里到哪里是2米?2米里面有几个1米?
以此类推。
在这个过程中,先是利用自己两手张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来进行人体横向长度的累加,估测出教室的长大约7米;再利用拉皮尺的过程,让孩子们清楚地看到一米一米地累加,检验出教室的长度就是7米。
综上所述,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尊重知识的本源,精心设计操作活动,在一次次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的经验在不断地积累和丰富。对以后各种计量单位的学习起到了经验迁移的作用,发展成为终身受用的数学素养,这一节课的成效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张婷.小学计量单位教学的分析及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08):53.
[2]陈绍坤.小学数学中长度单位教学方法探究——“左手五指”教学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08).
[3]陈青松.小学数学中长度单位教学方法探究[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11(01).
[4]申犁.“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教学反思[J].湖南教育C,2014(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