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做数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分析

2019-10-21曾永红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做数学实践分析

曾永红

【摘要】永野裕之在《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数学是人类知识活动留下来的最具威力的工具,是世间万象的根源。上帝必以数学法则建造宇宙。”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作用。其实,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小到每个人都要用到并且十分喜爱的金钱,大至国家世界的科技发展进步。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做数学”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在“做数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措施,希望能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做数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实践分析

“做数学”是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来的一个新的亮点,不管是从形式和还是从内容来说,与传统数学相比,都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做数学”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或者说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主要是因为有大量证据和具体的实践表明:现阶段的数学教育大部分都停滞于知识灌输,短时间内学生可以记得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也在快速消逝。针对这种情况,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应运而生。

一、课前收集,自主整理做好充分准备

在“做数学”中提升,顾名思义,除了传统课堂上所需要的课本之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其他的东西,否则就会流于表面上的形式。从教师方面来说,首先要准备的就是思维,从传统的讲授知识转变成为从“做中学”来探究知识。其次,就是课堂上需要动手操作的一些用具。最后,这种形式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设计的转变,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也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要把自己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一个主动的知识探求者。还有就是要提前准备好教师布置的数学课堂上需要用到的工具。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还需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法国十八世纪教育家卢梭有句名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学生浓烈的兴趣对教学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三、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让众多学生头疼不已的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定理和公式,大部分时候,老师都是直接讲授原理和公式形成的过程,重点放在了原理公式本身和具体的实践运用上。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这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句话就可以很好地来形容对原理公式懵懵懂懂的学生。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在这一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举例来说,在探究轴对称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給他们稍微讲解一下轴对称的概念,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怎么画。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可以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的数学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四、让学生在合作中展现自我

歌德关于合作曾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同样,“做数学”中也离不开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不管是数学,还是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都需要合作,合作才是大家一起进步的基石。可以想象,即使班级中有某个同学在“做数学”中表现的超出一般,但是长此以往,没有人和他竞争,他也会不进则退。鉴于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数学小组,让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做数学”中做出成绩。举例来说,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时候,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让小组内讨论并亲手实践两条线之间可能存在几种关系。同时让部分同学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这样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就会清晰很多。

五、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强化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其实还有一项工作是完全可以学生自己来完成的,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总是喜欢越俎代庖,直接帮助学生完成,那就是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检验一堂课的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应该每节课都把剩下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写在课本上,也可以让学生写在笔记本上,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归纳总结在班上进行展示,最好是归纳总结时能够跟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这样才是真正的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六、设计实践性作业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作业有其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它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其次,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再者,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此外,实践性作业一般还具有综合性,不仅仅只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还有可能培养学生其他学科的能力,多种学科的融合已经是目前的重要趋势。在“做中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举例来说,在教授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从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角度来说,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从复习长方体的角度来说,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回家再复习一遍更有利于他们查漏补缺,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记忆能力。

七、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目前较好的方法是在“做中学”,在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做中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件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很大可能性的方法。当然,在初步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笔者对“做数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做了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的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在“做中学”这种方法的推广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应让学生学会思维(下)——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性思考与实践性解读[J].湖南教育(C版),2017(3):22~24.

[2]马金臻.中高年级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1.

[3]卢良芳.注重数学实验 展示探索过程 积累思想方法——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数学,2016(10):63~65.

[4]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59~160.

[5]王国坚.提升核心素养,感受数学魅力——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6(12).

猜你喜欢

做数学实践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动手实践“做数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开展在实践中“做数学”
探索“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浅谈电话交换机维护技术及其运用实践分析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在“做数学”中建立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