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及其优化研究

2019-10-21梅赛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核心素养

梅赛

摘 要: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们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创新教学重任。教育工作者们除了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还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综合素质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们努力的重点。与其他的学科素养不同,科学素养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被教师所忽视,导致学生科学素养不高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不但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培养,还会严重阻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本文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下,针对如何优化初中科学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科学;教学措施优化

一、前言

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推行,我国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革新,力求可以不断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对于科学这门科目而言,初中科学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科学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做到利用严谨的学习探究态度来进行自主研究,最终寻找出解决生活问题最为有效的措施。然而,在对当前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如当今初中科学并不受到重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缺乏兴趣以及大部分学生认为科学这门课很难学好,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的研究也更加具有现实价值。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科学的教学优化

(一)明确科学核心概念的重要性,加强学生核心概念的构建

核心概念就是大概念,通过一个核心概念可以延伸出很多小概念。核心概念不是孤零零的存在,而是包括了很多小概念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果学生没有在概念之间建立有效联系,对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整合性理解也无从谈起。学生以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核心科学概念为基础,组织起结构良好的科学概念框架并合理运用解释科学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整合性理解也需要学生对科学概念形成整合性框架。因此,应该给学生创造整合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在观点融合中不断纠偏,发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建构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科学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常规科学测试以选择题居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选择题存在可供学生选择的选项,相当于给学生重要的提示信息,即使学生没有准确的掌握科学概念,也存在答对的可能。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知识框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虽然学生现阶段面对的大多为结构良好的测试题,构建核心概念的重要性似乎并不明显,但是这关系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迁移应用,甚至学生以后的科学学习,所以教师着重关注学生头脑中核心科学概念的构建。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科学教师在优化教学策略时应该要注重学生核心概念的构建,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具有探究性问题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充分重视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通过学习科学这门课,学生能够提升一定的知识技能,养成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而如何的开展科学实验已经成为广大科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科学实验就是通过营造特定的科学环境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發展,很多科学实验室里的硬件设施已经不断地完善。教师也有很多的资源和平台,能够进行科学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大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时间来进行科学实验。例如,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注重演示实验对学生科学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由于课堂时间较紧张,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实践,这时候就要教师来进行演示实验。比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个科学现象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楚的了解到实验的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一个装满半杯水的纸杯,然后将一只笔插入纸杯当中,这时候让学生能近距离的进行观察和接触,发现这支笔变折了。在激起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同时,然后解答学生的疑惑,告诉学生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同样的,教师在进行光的反射科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借助一片小小的镜子。通过观察镜子里面的人像和镜子外面人像的关系来引导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原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要经常带学生去科学实验室,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科学实验的完成。在分组实验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规定好每个人的任务,在实验进行的过程当中充分地进行观察和有效的记录。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初中科学优化案例研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为:了解铁、铝、铜等常见的金属及其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的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能够运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习得科学方法,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学重难点为金属和酸的反应。教学过程包括知识导入,首先引入古代的文物,保存完好的金器,铜器、铁器上面有锈迹,然后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在新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导学案,初步预习知识,回忆铁丝燃烧的条件,完成镁条、铜丝在酒精灯上的燃烧实验,让学生做好记录,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不同的金属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程度与剧烈程度不尽相同,从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本课需探究的问题为:“真金不怕火炼”的原理是什么?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常温条件下就可与氧气发生反应,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却比较耐腐蚀呢?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站在客观角度分析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猜想Mg/Zn/Fe/Cu与盐酸反应的可行性以及反应的快慢,再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化学方程式。学生要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总结出四种金属中哪种金属更加活泼,并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分析判断依据,以此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最后,引导学生从物质种类的角度比较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应海兵.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实验细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2):112-113.

[2]柴晓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主题《水》的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朱剑军.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浅(析)谈[J].考试周刊,2018(63):40-40.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核心素养
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微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