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19-10-21石小飞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石小飞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任务重中、难度大、时间紧,加之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联系紧紧密性较低,因此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另外在高考重压之下,高中数学教师往往把三年的课程压缩到两年。因此在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往往忽略了教学手段开发和使用,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没能够及时解决和优化,很难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过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186-01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學现状

1.1 重知识传授、轻问题设计。

受沉重的教学压力和紧张教学实践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主要采用自己主动传授知识的形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没有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当中。新课改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获取能力、知识的探究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而在这种单方向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能是凭借想象死记知识,只能是刻板记忆知识而不能对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和运用。

1.2 机械运用讲练结合巩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知识的掌握过程。

高中数学教师一般都采用教师先讲解知识,学生后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但是此过程中教师没有能够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来源,没有能够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所以此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成功体验不够强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发挥出最大作用。

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1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获取知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授时,习惯利用一个知识点配合一个练习的形式。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首要目标,所以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理解掌握知识点。如在解方程X2:A2-Y2:9=1时,为了让学生对双曲线的知识点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样的方程属于双曲线方程吗?如果学生回答是的话,教师就进行下一步的引导:那么这样的方程是不是肯定是双曲线方程?有没有限制条件?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究当中。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各种回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学生共同探讨出知识点,这样的问题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充分展现,使得老师真正站在了主导位置之上。学生在思考、讨论、动笔这一系列过程中感受了知识的产生过程,对知识进行了深刻的理解,使得课堂效果最优化。

2.2 设计趣味课堂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且理论性较强。好多学生感觉高中数学学习十分困难,在数学课上课之前,心中有一种不自主的抵制情绪。所以教师设计一些趣味性较浓厚的导入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打消他们抵触情绪。如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同学们我手里的这个长方形纸条,咱们如果给他不停的对折能够折多高?在学生一边对折一边目测高度的时候,我说如果我们不停折将会折成一层楼高,会折成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哈哈大笑,觉得我是在给他们开玩笑。此时我说:大家不要笑,我这有数据来证明。学生立刻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向我。我成功地切入到了等比数列的知识讲授当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快乐学习的乐趣。

2.3 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启发性问题。

课堂问题的创设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我们备课过程中首先要备学情,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知识储备能力、问题探究能力设计各个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由简到难、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比如在学习椭圆知识点的时候,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以前画圆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两个土钉和一根细绳的方法在纸上画出椭圆。然后有了数形结合的基础,教师可以设计出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继续学习:

(1)我们为什么要在纸上画一画椭圆?

(2)在绳长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两颗图钉的间距,你画出的椭圆会有什么变化?

(3)如果两颗图钉的合并在一起,画出的椭圆会是什么样子?

(4)通过这些不同形状的椭圆的制作,你能否给椭圆下个定义?

利用这些问题的探索,学生逐步深入了解了椭圆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2.4 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单方向传授知识,即使有师生互动也是简单的提问与回答。这样的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整体氛围消极、被动。所以教师设计有效师生互动、增加师生交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作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取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并且通过提问和回答也能够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另外师生互动的提问也可以改成学生的提问,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自己总结知识,自己设计问题来对其它同学提问,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使他们对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

总之,高中数学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具有更加浓厚的逻辑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发展影响更大。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