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2019-10-21陈海龙姜艳
陈海龙 姜艳
摘要:土地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不断规范农村土地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现阶段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规划、完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了规范农村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为提高农村土地管理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前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各部门提高了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现阶段在农村的土地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加强监管等方式提高土地管理的工作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
一、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规划混乱
农村的经济基础较城市相比较为薄弱,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开始鼓励企业在农村建立工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但是随之出现了土地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在不具备相关部門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便开始违规建设,如果不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将会出现农村用地混乱、难治理等严重问题。
(二)用地目标不明确
部分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加大了农村土地管理的力度,但没有细化土地管理的具体方案,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用地目的不明确等问题[1]。此外,个别部门没有做好土地管理的相关教育宣传工作,使得当地群众无法深入、全面的了解土地规划内容,阻碍了土地管理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在规划及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没有深入分析土地管理问题的原因,也没有结合农村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不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无法对土地资源开发及利用进行科学的指导,降低了农村土地的利用率。
(四)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农村土地主要用作于耕地、林地或工业用地等类型,如果不对农村土地进行有效的监管,除了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还会出现农村用地被大量非法占用或土地资源荒废等资源利用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规范农村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
科学的规划农村土地能够有效避免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并为农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农村在土地管理工作中要采取以下措施以提升其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上述管理问题、为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保障:
(一)科学规划农村土地资源
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规划农村土地资源时要结合用地实际需求,并采取划分功能模块的方法提高土地资源规划的科学性。其中农村土地常见的功能模块有农田、林地、商业区、住宅区等。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土地管理人员要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农村土地的利用情况,并综合自然条件与客观条件确定土地的功能模块,进而明确各个功能模块用地的具体用途。第二,在确定土地功能模块后需要从时间及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确保该部分的用地条件能够满足实际土地的应用要求,制定长远的土地规划方案,有效避免出现重复规划或多次建设等问题,为农村产业结构化调整打下基础。第三,结合现有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保护的监督保护制度。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融入到土地管理的工作中,首先合理建立污水处理与垃圾填埋场。其次,为了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地资源的污染要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应用污染力强的农药化肥。最后,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以发展绿色农业,有效实现保护农村土地环境的目标[2]。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监督制度
为了确保土地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以有效避免土地利用混乱、浪费土地资源等问题。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例如购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此外,还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途径加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宣传教育,以有效提高群众的土地管理意识及环保意识,进而更加积极的配合政府部门落实土地管理工作,为建设新农村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规范农村用地审批流程
针对农村中新建设的宅基地需要将审批的结果进行公示,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审查的力度,严格遵循一户一宅的标准进行宅基地的审批,还要重点审查宅基地的使用范围,避免出现一户多宅的问题,如果出现了此类问题工作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收回措施,再对此部分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回超标准的建筑房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尽量采纳农民的意愿,不使用强拆的方式。此外,为了提高宅基地审批的效率,相关部门可以建立联合审查的机制,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土地资源的信息管理平台,在此平台中能够及时公开宅基地的审批流程、条件与结果,有效实现集约管理与解决农村土地资源的目标。
(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为了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在规划用地时要综合社会发展、经济条件、法律政策、生态环保等因素,确保农村土地管理的科学性。为了从根本上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可以采取市场化的调节手段,并应用全面评估的预测方法,对农村土地进行动态化、实时化的监测管理,进而制定出多元目标、多层结构的土地管理规划方案。例如,在农村用地中耕地的占比非常大,为了合理利用耕田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农业市场的需求来确定种植品种与种植面积,进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规范农村土地管理的目标,首先要科学规划农村土地资源,并明确农村土地的利用目的,在用地审批流程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同时结合农村土地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加大监督监管力度,确保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提升土地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仲怀月,宫叶红.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J].吉林农业,2019 (16):51.
[2]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经济研究参考,2017 (1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