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与养护探析

2019-10-21王恺季双双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校园绿化养护模式探讨

王恺 季双双

摘要:园林植物绿化管理一直是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重点。本文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绿化为例,总结了我国高校绿化养护管理的基本策略以及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同时深入探讨了与其相关的三种承包模式特点,希望为我国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及绿化养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绿化养护;模式探讨

前言:

校园绿化养护总的来说就是“三分种,七分管”,这样的景观设计及养护水平才会达到我们满意的效果。绿化施工是设计的前提,但养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保障。若校园景观的养护不到位,那么其对应的设计意图就很难得到形象的诠释,并且其对应的生态、社会、人文情怀难以发挥,因此高校做好绿地景观设计与养护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绿化养护的标准

高校校园绿地的养护标准不能按照社会上的普遍标准来进行的,还要根据其对应的校园植被结构、功能、位置、气候等来进行辅助标准规划,从而有依据的划分养护等级,当然我们也可以参照地方相关管理标准来制定校园的绿化养护标准。绿化养护质量标准的高低也是衡量校园绿化养护水平高低的尺子。

二、南方高校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绿化养护管理制度不完善

校园绿化虽然是“三分种,七分管”,各高校更重视设计与施工,其投入也比较大,但日常养护管理制度却不够完善,并且分级管理也不到位,因此急需补充修正[1]。

(二)绿化养护人员流动大、招工难

校园绿化的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且往往露天进行施工,所以这类工作对工人的吸引度低,绿化养护工人招聘较难;绿化养护管理人员需要整天与杂物打交道,并且薪水待遇相对较低,导致其人员流动性高。

(三)缺乏专业的绿化养护队伍

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看似技术含量较低,但也需要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的员工进行日常养护。然而目前高校绿化养护人员多农民以及下岗工人,其文化普遍偏低且年龄较大,也无任何植物养护经验,严重缺乏绿化养护的专业知识,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绿化工人为例,大部分员工并非园林相关专业,且年龄大部分在50岁以上,并不能及时解决在日常养护管理中的病虫害频发、植物水肥缺失等问题。

(四)绿化养护效率低下

因为绿化养护是多人同时工作,所以容易造成木桶效应,进而拉低员工积极性,导致工人出工不出力、窝工状况频发,管理较为困难。

三、高校绿化养护管理的机制

(一)建立健全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养护经费的多少应与养护质量标准相对应,同时各高校也要合理测算自身所需的经费,根据实际需要来逐步增加,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其相关的绿化管理制度,公示经费管理现状及发放情况,明确养护措施和标准,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进行养护管理。

(二)积极探索绿化养护管理新模式

1.学校内部承包

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学校绿化养护基本上都是由相关的个人及单位承包。当承包到校园养护工程才会根据其实际需要来安排养护人员。也就是高校的绿化管理部门仅需要对接承包人或者单位即可。该模式的优点:学校相关的管理部门较为轻松,由现有的绿化养护单位来养护,他们仅需要提供参考意见以及检验即可。当然该模式下每月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只有奖勤罚懒才可以保证养护的效果。并且承包费的吸引力较高,优胜劣汰,这样也就会保留更多的有能力的员工补充进来,进而扩充其专业的养护团队[2]。

当然学校的绿地景观设计以及养护,多是部分承包,由专业性的团队进行绿地对应的设计以及养护,一般性的养护工作由普通的承包单位承担,像除草、浇水、施肥等。该模式的优点是根据养护的季节性、时效性有针对性的承包,减少固定职工人数,降低资金投入,减轻高校的资金压力。当然高校还有其余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学院专业优势,校园的绿化设计、养护也可以使部分的相关专业的师生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其动手能力,促使他们将校园当成家,促使他们更珍惜高校的绿化成果。

2.学校外部承包

外部承包多是高校招标公开招投标后的结果,由中标公司负责养护管理,这样高校的管理压力较低。可借助社会上专业的绿化管理队伍。该模式经过众多的高校实践证明其可行度较高。该模式的优点是减少高校绿化管理压力,减少设备以及人工成本,并提高了校园绿化养护的效率。

3.高校适宜的模式

我国的高校因为部分资金压力,所以单独招投标资金压力太大,所以高校可以将内外部承包结合起来,将校园绿化养护分区,也就是在某一时节选用不同的对应绿化养护公司来完成主要的核心工作,之后再由高校的绿化工来完成其余的辅助工作,这样可以节省较为多的资金投入,同时又可以达到较高的绿化养护水准,并且高校還要充分利用相关的专业师生,使他们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爱护校园意识,这样高校就可以逐步的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绿化养护新模式,考核评比择优选择,弥补自身不足,提高养护效率[3]。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本身开设有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等相关专业,对于校园内需要修复的景观可以交由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进行设计,并由园林技术专业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同时该专业学生也可以针对校园植物绿化养护技术支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而非任由校园内植物病虫害延续或花费大量资金聘请相关技术人员解决。

总结:

校园绿化养护水平的高低对于高校的外在形象影响深重,但是其景观养护管理较为耗费资金与人工,因此我国的各高校要积极探索,近可能高效灵活的管理养护,同时还要促进师生参与到高校的绿地景观养护中来,使师生能更加的热爱自己的校园植物,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肖万娟,黎良财,陈尚玲.生态型高校校园绿地需求研究——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 (01):206-211.

[2]黄广远,徐程扬,朱解放,毛斌.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 (09):113-115+123.

[3]张锁成.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 (02):28-32.

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植物景观多样性调查研究》项目编号:Wzyrw201913

作者简介:王恺(1991-)男,汉族,河北省秦皇岛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植物种植资源。

季双双(1993-)女,汉族,安徽省芜湖市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猜你喜欢

高校校园绿化养护模式探讨
高校校园幸福文化模式构建研究
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模式探讨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