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和措施评价

2019-10-21陆妍洁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陆妍洁

【摘 要】目的:评价康复护理+针灸理疗的实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撷取了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病例入院的先后顺序予以分组处理,将30例患者分为甲组(n=15)、乙组(n=15)。甲组施行康复护理+针灸理疗方案,乙组施行针灸理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干预前甲组、乙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甲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甲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乙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康复护理+针灸理疗方案,临床效果突出,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关键词】康复护理;针灸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4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存在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在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的情况。这时,髓核组织会经破裂位置突出于后方/椎管内,使得四周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压迫。主要表现:腰痛、下肢放射痛、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等[1]。本次研究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主,评价康复护理+针灸理疗方案、针灸方案单独实施的临床价值。

1 资料情况和方法

1.1资料情况的研究

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区间,撷取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分为了甲组与乙组,每组各(n=15)。甲组男性(n=8)、女性(n=7);年龄区间45~75岁,平均年龄(60.8±4.5)岁。乙组男性(n=8)、女性(n=7);年龄区间46~72岁,平均年龄(59.3±4.3)岁。甲组和乙组的资料情况相对比没有较大差异(P>0.05)。

纳入标准:接受CT检查、X线检查确诊[2]者、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者、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工作者。

1.2方法

1.2.1 乙组采用针灸方法,选择3寸毫针于穴位直刺/斜刺,深度以2.5寸为适宜。得气后留针0.5h选穴针灸理疗,选择阳陵泉穴、绝骨穴、阴门穴等穴位,1次/d,连续治疗10d(一个疗程)。

1.2.2 甲组在乙组之上实施康复护理,心理康复护理,积极和患者沟通,使其及时发泄并释放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当患者的倾听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和存在的顾虑,运用心理专业知识分析并解答患者的疑虑,和患者、患者家属共同制定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机体康复护理,对患者小角度脊柱旋转、背屈、侧屈,以及前屈等实行指导。然后循序渐进进行下蹲、站立、挺胸等训练,对于脊柱侧弯者来说,需告知患者贴墙站立,双手保持下垂状态即可,一侧中指向下最大限度缓慢移动然后复原,再进行另一侧练习,以此反复。床上练习可取患者仰卧位,加强双腿交替抬高(90°)、放下的训练。

1.3观察项目

1.3.1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干预前、后VAS评分。

1.3.2临床效果的判定:干预后腰腿疼痛表现全部消除,同时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干预后腰腿疼痛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均得以显著缓解,有效。护理干预后没有获得显效、有效的标准,无效。前2者总和*100%,即可计算出患者的总有效率。

1.3.3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评分,评分范围为0~10分,分数更高则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的处理

本文中的临床数据信息输入于统计学软件SPSS21.0,作以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均实行率%的形式代表、X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均实行均数差X±S代表、t检验处理。统计结果显示:P<0.05,能够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甲组与乙组临床效果的分析

甲组及乙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P<0.05),见表1。

2.2甲组与乙组干预前、后VAS评分的分析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意义,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联系,比如:长期腰肌劳损、受力不当,以及腰部外伤等[3]。经针灸理疗方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组织水肿和充血的表现,对神经根构成刺激,确保粘连组织为松解状态,以此促进血液循环。而为巩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联合康复护理措施处理,康复护理可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鼓励患者加强机体训练。如此一来,利于加强患者腰背肌力量,很好的调节腰背肌柔韧性、协调性,促使患者机体及早恢复正常,使患者的腰部功能得到改善[4—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干预前甲组、乙组VAS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和临床效果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康复护理+针灸理疗的实施,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综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灸理疗治疗的同时,实行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楠.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158-159.

[2] 李绍莹.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0):152-153.

[3] 黃元玲,程欣,吴曼.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9):145-146.

[4] 张会凡,陈晓东,杨琼等.个体化护理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5):61.

[5] 谢铮.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20):178-179.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