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2019-10-21热孜瓦尼姑丽·阿不力孜吐孙阿衣·阿不都热扎克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疗效

热孜瓦尼姑丽·阿不力孜 吐孙阿衣 ·阿不都热扎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5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安排常规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积极配合治疗,效果良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能够增加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信心和对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心理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11-01

结核病是人类历史上发现较早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结核病的传播特点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传染性极强且无法避免。治疗结核病是医疗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耐多药结核病更是由于其耐药性和不受控制性成为了最难治愈的结核疾病类型,且治疗费用较高、周期长[1]。给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少患者都会选择放弃治疗,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治愈,违背了医疗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探究了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和现实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5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5.6±1.7)岁;实验组:男性1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5.9±1.9)岁。纳入标准:我院收治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配合本院的研究工作。排除标准:有明显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两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安排常规的护理工作,包括科学用药、日常护理、人员隔离等内容。实验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常规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患者刚诊断出结核病病情的时候,要及时观察患者面对重大疾病的心理承受情况。对患者情绪状态做一个整体评估,结合患者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工作情况、身体素质等具体分析患者情绪波动,耐心地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和面对疾病的迷茫,抱有充分人文关怀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2]。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告诉患者现代医疗科技能够有效控制耐多药结核病,只有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尽快让身体机能尽快恢复正常,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患者入院治疗后要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开展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不断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向患者讲述医院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成功案例,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患者明白配合医院治疗对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性。及时回答患者的疑问的同时要教会患者的家属学会安抚患者,协助患者共渡难关。患者在治疗的期间会出现大量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因为难以忍受治疗过程的痛苦而产生抵触和消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更加细心的呵护,鼓励患者坚持下去。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经济压力,这也是患者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医疗保险等国家救助政策的讲解,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积极组织患者求助众筹平台获得救助资金[3],让患者能够平静下来安心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手段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

心理状态:结合本院精神科医生的走访和焦虑评价调查表[4],将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低于60分则表示心理状态良好,60分及以上则代表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治疗效果:结合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用药疗效情况和各项检查指标等明确患者的治疗是否有效,这一标准直接由临床医师进行判断。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患者/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文统计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率、治疗有效率均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

对照组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为12位,另外16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实验组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为22位,有6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经过卡方检验计算得出两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中p值为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

对照组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基础的护理工作中,治疗有效患者为15例,13位患者治疗结果不太理想甚至恶化,治疗有效率为53.57%。实验组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有24例,只有4位患者的治疗不太理想,治疗有效率为85.71%。经过计算得出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中p值为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理暗示的作用不可忽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能够增加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效果[5]。本院结合临床医疗上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增加了心理方面干预护理的内容,这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实验组的研究指标相对于对照组,P值明显小于0.05。

綜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心理护理的干预手段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候海艳.个性化心理护理用于耐多药结核病围术期中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5):118.

[2] 隋晓丽.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194-195.

[3] 张敏.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19):244.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